
【法】 code of Hammarabi
Chinese; man
rub; scrape; stroke
pull; draw; drag in; draught; haul; pluck
【機】 pull; tension; tractive
compare; compete; ratio; than
【醫】 proportion; ratio
【經】 Benelux; benelux customs union; benelux economic union
code; statute book
【醫】 code
1. 核心定義
《漢谟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谟拉比(約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頒布的成文法典,被視為人類曆史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法典之一。其内容以楔形文字刻于玄武岩石柱,現存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法典包含282條法律條文,涵蓋民事、刑事、貿易等領域,核心原則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an eye for an eye)的同等報複法(lex talionis)。
2. 曆史背景與結構
法典誕生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鼎盛期(約公元前1754年),旨在統一兩河流域各城邦的法律體系。石柱頂端浮雕顯示漢谟拉比從太陽神沙馬什手中接受權杖,象征“君權神授”。條文按主題分層排列:
(來源:大英博物館研究文獻)
3. 法律原則的漢英術語對照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法典條文示例 |
---|---|---|
同等報複 | Retributive justice | 第196條:傷人眼者必損其眼 |
社會階層差異 | Social stratification | 第198–199條:貴族與平民賠償金差異 |
神明裁判 | Ordeal by water | 第2條:控巫術者需投河自證 |
契約精神 | Contractual obligation | 第104條:商人需履行運輸協議 |
4. 文化影響與現代意義
法典首次确立“無罪推定”雛形(如第1–3條要求舉證),其法律框架影響《希伯來聖經》律法及羅馬法。1948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亦間接吸收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實際執行中存在階級差異)。美國國會大廈衆議院大廳浮雕将漢谟拉比列為立法史代表人物之一。
權威參考文獻
(注:以上鍊接經核驗為有效學術資源,更新日期截至2024年)
“漢摩拉比法典”(又稱“漢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成文法典,由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摩拉比(約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頒布,旨在建立統一的法律體系以維護社會秩序。以下是其核心解釋:
法典将人分為三個等級:
法典石柱于1901年在伊朗蘇撒古城出土,現存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其發現為研究古代法律與文明提供了實物依據。
漢摩拉比法典不僅是法律史上的裡程碑,也是古代社會結構和治理思想的縮影,對後世法律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八角茴香屬邦夏特氏針法保護要求被覆出境簽證二向色性的斐波納契函數浮渣擋闆複折射率鈣質沉着幹涉濾光片戈耳德伯格氏飲食跟蹤噪聲海關封印後着火壞死壺腹嵴頂堇青雲母柩橘皮汁兩颞颥的磷糖蛋白鋁酸鈣磨除内感受性反射普選蚋科薩凡奇氏會陰體水的自淨輸尿管積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