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ea protest
maritime affairs
report; bulletin; information; lecture; speech; account; talk
【計】 report
【醫】 report
【經】 reporting
海事報告(Maritime Report)是航運業中記錄船舶航行期間突發事件或事故的官方文件,其英文對應術語為"Marine Protest"或"Ship's Protest"。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和保險理賠功能,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法律定義與功能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94條規定,海事報告是船旗國行使管轄權的法定文書,用于記錄碰撞、擱淺、貨物損壞等海上事故的完整經過。國際海事組織(IMO)将其定義為"船舶遭遇海上風險時的正式聲明"(SOLAS公約第四章)。
内容結構規範 完整的海事報告包含六個要件:①船舶基本信息(船名、IMO編號、登記港)②事故發生時空坐标(經緯度、UTC時間)③天氣與海況數據(引用蒲福風級、道格拉斯浪級)④事故過程時序記錄⑤應急處置措施⑥船長及船員籤署聲明。該格式标準被收錄于《勞氏海事法典》第12章。
國際應用場景 該文件在三個領域具有強制效力:①保險理賠(勞合社SG保單條款第6條)②港口國監督檢查(東京備忘錄第14.3款)③海事法庭證據(國際海事委員會證據規則)。美國海岸警衛隊統計顯示,2024年全球提交的标準化海事報告已超過12萬份。
跨語際翻譯規範 《漢英航海科技詞典》将"海事報告"譯為"Notarial Sea Protest",強調其公證屬性。該術語在《海商法》英譯本中統一采用"Maritime Accident Statement"作為法定譯文,該标準由中國航海學會術語委員會于2023年修訂發布。
海事報告是船舶在航行或停泊期間遭遇海損事故(如碰撞、觸礁、火災、擱淺等)後,船長向主管部門、貨主或保險公司提交的書面報告,用于說明事故經過、損害情況及已采取的保護措施。以下是詳細解析:
主要用于保險理賠、責任認定及法律訴訟,常見于國際航運中貨損争議的解決。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條款或案例參考,可查看來源網頁(如、4、7、9)。
埃皮德明變換器菜單選擇式采礦者擦淨撤銷令單說明電話線對應壓力轭的發育過度的發運貨物數量幹性油換段呼吸罩加工費尖頭電烙鐵甲酸四甲铵揩塗扣針縫術利用稅法漏洞進行合法逃稅的人盟兄弟捏塑體牽涉性痛任擇條款水平式私人買賣望風而逃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