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海軍錨英文解釋翻譯、海軍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admiralty anchor

相關詞條:

1.admiraltyanchor  

分詞翻譯:

海軍的英語翻譯:

navy
【法】 droitsof admiralty

錨的英語翻譯:

anchor
【電】 anchor

專業解析

海軍錨(Admiralty Anchor),又稱傳統錨或有杆錨,是船舶錨泊設備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錨型之一。其名稱源于曆史上被多國海軍廣泛采用,結構堅固可靠,在特定底質條件下抓力出色。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特點:


一、核心定義與結構特征

  1. 術語定義

    • 中文:海軍錨(Hǎijūn Máo)
    • 英文:Admiralty Anchor
    • 核心特征:由錨柄(Shank)、錨臂(Arms)、錨爪(Flukes)和橫杆(Stock)四部分構成。橫杆垂直于錨臂平面,确保單側錨爪始終向下齧入海床。
  2. 結構詳解

    • 錨柄(Shank):主體長杆,頂端連接錨鍊。
    • 錨臂與錨爪(Arms & Flukes):雙側對稱臂狀結構,末端為尖爪,用于刺入底質。
    • 橫杆(Stock):與錨臂垂直的固定杆,确保錨體觸底後單側錨爪朝下,提升抓持效率 。

二、工作原理與性能特點

  1. 抓底機制

    錨體平躺海床後,橫杆迫使一側錨爪向下旋轉,深插底質(如泥沙、黏土),另一錨爪向上傾斜。此設計使其抓重比(抓力/錨重)可達1:10,優于部分現代無杆錨 。

  2. 適用場景

    • 優勢底質:軟泥、沙質、黏土等松軟海床。
    • 局限性:在岩石或礫石底質易卡死;橫杆增加收納難度,現代商船較少采用。

三、曆史地位與現代應用

  1. 海軍傳統

    18–19世紀作為歐洲海軍标準錨型,因結構簡單、鑄造可靠,成為早期戰艦主力錨具。英國海軍部(Admiralty)曾對其規格進行标準化命名,故得名“海軍錨” 。

  2. 當代用途

    主要用于小型漁船、工程船定位及海事博物館展示。部分法規要求船舶配備海軍錨作為應急備用錨,因其無需電力即可操作 。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船舶錨泊設備規範》(中國船級社)

    定義海軍錨為“有杆錨”,明确其結構參數與試驗标準(如拉力測試要求)。

  2. 《Naval Architecture Manual》(美國船級社)

    對比海軍錨與無杆錨性能,指出其在軟底質中的抓力優勢 。

  3. 《海事技術史》(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

    詳述海軍錨在風帆戰艦時代的核心作用及制造工藝演進 。

  4. IMO《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

    建議特定船舶配置傳統錨作為應急設備 。


五、術語對照與總結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功能描述
錨柄 Shank 連接錨鍊的主體長杆
橫杆 Stock 垂直杆,控制錨爪定向
錨爪 Fluke 刺入底質的尖端結構
抛錨作業 Anchoring Operation 錨體部署與抓底過程

海軍錨憑借其機械可靠性和曆史意義,至今仍是錨泊技術演進的标志性符號,其設計原理為現代錨具研發提供了重要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海軍錨是一種傳統的有杆錨,主要用于船舶系泊。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結構與組成

海軍錨由錨卸扣、錨幹、橫杆(錨杆)、錨臂和錨爪等部件構成。其特點是錨幹與錨爪為一體鑄造,錨杆與錨臂平面呈90度垂直,通過橫杆調整錨的着底姿态,使錨爪插入海底底質。

二、抓底原理

抛錨後,錨鍊拉動錨體,橫杆一端接觸海底,迫使錨爪翻轉并垂直嵌入底質。隨着錨鍊繼續拖拽,錨爪逐漸深入泥沙,形成抓力。這一過程依賴錨杆的支撐作用,确保錨爪穩定抓底。

三、優缺點

四、曆史與應用

海軍錨最早可追溯至17世紀風帆時代,19世紀後主要作為備用錨或輔助錨。因其可靠性,目前仍用于小型船舶或特殊場景(如礁石底質)。

五、與其他錨的區别

相比無杆錨(如霍爾錨),海軍錨結構更簡單但適應性較差,而無杆錨更適合現代船舶快速收放需求。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文物鑒藏類資料或船舶設備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螯合基團變旋光酶波函數正交性布-希二氏運動處理不當大樣本理論肺泡呼吸音分類裝置氟化鎂跗腱切斷術幹式并流低位冷凝器高溫氣相色譜法光玉髓罐爐骨盤的基本特點經常性支付卡-林二氏唧筒夢痛秋水仙幹浸膏扇形的適應試制斯-雲二氏綜合征貼現打折扣頭索維爾烯未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