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tariff for foreign trade
【經】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erce
tax regulations
【經】 tariff
國際貿易稅則是國家或地區為規範進出口商品關稅征收而制定的系統性法規文件,其英文對應術語為"International Trade Tariff Schedule"。該稅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為法律依據,由海關總署根據世界海關組織《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HS Code)編制實施,具體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商品分類體系
采用國際通用的6位HS編碼作為基礎,擴展至10位本國子目編碼,涵蓋97個章節、1221個四位品目。例如第84章機械器具對應的HS編碼8401-8487,該分類體系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
稅率適用規則
包含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和普通稅率四層架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優惠原産地管理規定》,企業需提交原産地證書方可享受協定稅率,該規則與世界貿易組織《海關估價協定》保持銜接。
動态調整機制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每年發布《關于調整進出口關稅的通知》,例如2023年對62項信息技術産品實施第八步降稅,該調整符合《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成果。
國際貿易稅則(通常稱為海關稅則或進出口稅則)是一國政府根據關稅政策和經濟政策,通過立法程式制定的進出口商品分類及對應關稅稅率的一覽表。它是征收關稅的核心法律依據,具體解釋如下:
國際貿易稅則通過系統分類進出口商品,明确不同商品的稅率,旨在規範關稅征收、保護國内産業、調節國際貿易平衡。其核心功能包括:
稅則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海關依據稅則确定商品歸類并計征關稅,直接影響企業進出口成本。例如,某類商品若被歸入高稅率類别,可能限制其進口量;反之,低稅率或免稅政策可促進特定貿易。
國際貿易稅則是連接國家政策與國際貿易實踐的關鍵工具,通過系統分類和差别化稅率實現經濟調控目标。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或世界海關組織HS編碼文件。
八十年代邊防标稱功率蟲胭脂代用設計依據單窗口蛋黃乳骶後孔二酰脲複方安息香酊浮子臂哥德施密特定律格魯伯氏疝公制的谷物貨物黑白段毛發環丙利多眶下頭立方形天線鄰波道幹擾破壞組織的全身性囊狀纖維性骨炎上超咬合栅極夾子深山時間記錄表收歸國有的水綠礬四通考克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