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metric system
【經】 metric system
公制(Metric System)是國際通用的十進制計量系統,其核心特征是以米(meter)、千克(kilogram)、秒(second)等基本單位為基礎構建的标準化測量體系。在漢英詞典中,“公制的”通常翻譯為metric,特指采用這一國際單位制(SI)的測量方式,區别于英制(Imperial System)或美制(US Customary System)。
公制以國際單位制(SI) 為框架,包含以下核心單位:
公制起源于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旨在統一混亂的地方計量系統。1875年《米制公約》的籤署标志着其國際化進程,目前全球超過95%的國家采用公制作為官方計量标準 。中國于1929年正式推行公制,1984年确立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法定計量單位 。
在漢英翻譯中,“公制的”需結合具體語境:
術語辨析:
“公制的”在中文中強調國際通用性(“公”即“通用”),而英語“metric”源于希臘語“metron”(測量),體現其科學基礎 。
公制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度量衡制度,主要特點為十進制和基于科學常數的單位定義。以下是詳細解析:
公制(Metric System)是由法國在18世紀末創立的度量體系,最初以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1米的基準。後發展為國際單位制(SI),成為全球多數國家的法定計量标準。
公制核心單位包括:
國際單位制(SI)進一步擴展為7個基本單位,如摩爾(物質的量)、安培(電流)等。
公制的推廣始于法國大革命時期(1790年),旨在解決各國單位混亂問題。其科學性和便捷性使其成為現代科技、貿易的基礎标準。
如需更詳細單位換算表,可參考權威來源如中的對照信息。
埃耳福德氏膜氨氣吸收機閉鍊系殘渣油承包單位二磷酸-2-甲萘氫醌四鈉非晶相非特共吸收接觸變應性接觸鍍銀接合劑解剖位置緊閉循環式麻醉機器合格證機械加工裕量決定性草約魯幂積分凝固範圍膿的容許性聲光效應水楊酸甲酯鐵鏽色小孢子菌透明毛圓線蟲透射調節器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