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kauronolic acid
conch; cowry; shell
【化】 mother of pearl
【醫】 cedar; Cunninghamia sinensis
allow; give away; give up; let; make; yield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貝殼杉讓酸(Kaur-16-en-19-oic acid),又稱貝殼杉烯酸(Kaurenoic acid),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四環二萜類化合物,其名稱源于其主要天然來源——貝殼杉屬(Agathis)等植物。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英文名:Kaurenoic acid
化學名:(4α)-Kaur-16-en-19-oic acid
分子式:$ce{C20H30O2}$
結構特征:含四環貝殼杉烷骨架(ent-kaurane diterpenoid),A/B/C/D環系統,16位雙鍵及19位羧基。其結構通式為:
$$ce{ chemfig{*6((-HOOC)=(-)-[::-60]-(-)-[::-60]--[::-60]-)} }$$
主要存在于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植物,如貝殼杉(Agathis spp.)、Wedelia paludosa等,也見于菊科、唇形科藥用植物。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注:鍊接均經校驗有效,訪問日期2025年7月。)
“貝殼杉讓酸”是一個植物化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該詞由三部分組成:
屬于二萜類化合物,化學結構為貝殼杉烷型(Kaurane型),分子式通常為 $text{C}{20}text{H}{30}text{O}_2$。這類化合物常見于貝殼杉屬植物的樹脂中,具有疏水性和特定生物活性。
不同文獻可能存在術語差異,建議在學術場景中優先采用高權威來源的拼寫(如Kauranoic acid),并核對具體文獻的命名規範。
暗藏的破壞人士背面光叢林戰杜布瓦氏精神療法恩布登氏酯分溜器個人通信系統共轭梯度法過早海綿夾好轉冷媒節流孔闆裂解盤管六鈎蝣硫酸铷鎳脈絡膜下積水漫步門限工人判定功能茜素黃C棄礦曲線相關任意放逐腮腺炎使變為動産事項複原輸尿管芽縮氨基脲特雷拉氏糞便圖林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