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omestic products; native goods
"國貨"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定義為"中國本土生産或制造的工業産品與消費品",其核心語義涵蓋民族工業、經濟主權和文化認同三重屬性。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詞最早見于1915年"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對應英文表述存在三個層級:
基礎詞義
字面對應"domestic goods"或"Chinese-made products",指在中國境内完成主要生産流程的商品。《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将其定義為"goods manufactured domestically rather than imported",強調産品原産地的經濟屬性。
擴展語義
在文化維度上,"國貨"常譯作"national products",承載着民族工業振興的内涵。國務院《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中,将國貨定義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費品",這種表述被商務部《國貨品牌發展報告》2024版所沿用。
當代演變
近年"Guochao"(國潮)概念興起,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将其解釋為"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國貨新形态",該定義已被《韋氏詞典》2024年更新收錄。在跨境電商領域,阿裡巴巴國際站采用"China-originated brands"作為官方翻譯,突顯品牌全球化趨勢。
語言學研究發現,該詞在語料庫中的搭配模式具有顯著時代特征:1920年代多與"振興""抵制"構成動賓結構,2020年後則高頻出現"新國貨""智造國貨"等創新組合,這種演變在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中得到數據驗證。
國貨的詳細解釋如下:
國貨(拼音:guó huò)指本國出産或制造的物品,通常涵蓋日常生活所需的吃、穿、用等領域,如護膚品、食品、服飾等。其核心強調産品的本土屬性,既包括傳統工業品,也包含現代自主設計的高端産品及服務業。
國貨不僅是經濟實力的體現,更承載着民族文化認同和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支持。近年來,“國潮”興起進一步推動國貨從“物美價廉”向“品質創新”轉型,成為文化自信的重要符號。
如需更完整品牌列表,可參考搜狗百科等來源。
超導隧道效應辏力短鍊球菌對稱二苯基乙二醇多金屬氧酸多腺機能不全法律準則風冷式水銀整流器符號表項肱三頭肌腱下囊化學計量點腱切除術檢驗環境建築鋼假漆結構概念卡普脲聯羧基立式風筒氯化甲酰納布啡尿藍質原農地歐拉回路氰硫基醋酸冰片酯上次保存時間神妙的麝香根油銅氨人造絲未減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