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酸英文解釋翻譯、桧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juniperic acid; sabinic acid
分詞翻譯:
桧的英語翻譯:
【化】 savin
【醫】 Juniperus sinensis L.
酸的英語翻譯: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專業解析
桧酸(英文:Hinokin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木脂素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柏科植物(如日本扁柏 Chamaecyparis obtusa)中。其核心含義與特性如下:
1. 化學定義與結構
桧酸屬于二聚苯丙素類化合物,化學名為 $(8R,8'R)-3,4:3',4'-雙(亞甲二氧基)-7,7'-環氧木脂素$。分子式為 $mathrm{C{20}H{18}O_6}$,結構包含兩個苯丙素單元通過環氧鍵連接,具有手性中心。
2. 植物來源與生物活性
- 來源植物:主要從桧木(Chamaecyparis spp.)、台灣扁柏等柏科植物的心材中提取。
-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真菌、抗氧化及潛在抗炎作用,部分實驗提示對腫瘤細胞有抑制效果。
3. 漢英術語對照
- 中文:桧酸(因源自“桧木”得名)
- 英文:Hinokinin(國際通用學名)
- 别稱:扁柏脂素、日柏醇(反映其植物來源)。
4. 應用與安全性
- 傳統用途:桧木精油在東亞傳統醫學中用于抗菌防腐,桧酸為其活性成分之一。
- 現代研究:作為天然藥物先導化合物,需進一步驗證毒理學數據。
參考資料:
-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天然産物化學詞典》(鍊接)
- 《中國植物志》柏科植物化學成分綜述(鍊接)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桧酸藥理活性研究(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桧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結構
- 學名:12-羟十二烷酸(12-hydroxydodecanoic acid)。
- 分子式:$text{HO-CH}_2(text{CH}2){10}text{COOH}$,屬于長鍊羟基脂肪酸。
2.英文名稱
- 主要稱為sabinic acid,但文獻中也可能出現别名如juniperic acid 或hinokiic acid,可能與不同研究或曆史命名相關。
3.功能與應用
- 生物活性:可抑制乙烯生成酶的活性,從而延緩水果、蔬菜成熟,延長保鮮期。
- 學科領域:屬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中的脂質研究範疇。
4.名稱來源
- 中文名“桧酸”源于植物“桧”(常綠喬木,如圓柏),可能與該化合物最初從桧樹中分離或相關代謝途徑有關。
5.補充說明
- 桧酸的結構中,羟基位于碳鍊第12位,這種特殊結構可能與其生物活性密切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合成路徑或具體應用案例,建議參考生物化學領域的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現值會計的土地價值不純鎳黃鐵礦側向配位次碳酸鉛催化劑上的化學吸附代筆遺囑發言規則非循環網絡福-斯二氏法共轭選擇骨測量法矽對稱開關核對字符合用戶互叫活潑氫化合物狐尾草江機器證明檢驗可終止的財産權兩性生殖腺磷酸己糖酯氯酸酯輕炎症的熱水循環上清液,浮面液填絮挑調整債券通貨膨脹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