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dophyllotoxin
【化】 podophyllic acid
【醫】 podophyllic acid
【化】 inner ester; internal ester; internal ether; lactone
【醫】 lactone
鬼臼酸内酯(Podophyllotoxin)是一種具有顯著生物活性的天然木脂素類化合物,其名稱源自植物來源鬼臼屬(Podophyllum)。該化合物在漢英詞典中對應"podophyllotoxin"或"podophyllinic acid lactone",化學式為C22H22O8,屬于芳基四氫萘木脂素類結構。
化學特性與來源 該物質以四環結構為特征,包含三個六元環和一個五元内酯環,立體構型為反式稠環系統。主要提取自小檗科植物盾葉鬼臼(Podophyllum peltatum)和八角蓮(Dysosma versipellis)的根莖,其含量可達植物幹重的0.3-0.6%。傳統中醫藥典籍《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相關植物具有"破血逐瘀"功效。
藥理作用機制 通過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幹擾細胞有絲分裂,IC50值在納摩爾級别(0.1-10 nM)。實驗數據顯示其對HPV病毒E2蛋白的DNA結合能力具有競争性抑制作用,結合常數為3.2×10 M^-1。
臨床應用 美國FDA批準其0.5%外用溶液(商品名Condylox)用于治療生殖器疣,治愈率可達45-77%。其半合成衍生物依托泊苷(Etoposide)被納入WHO基本藥物清單,用于睾丸癌和肺癌的化療方案。
分子結構參數 $$ begin{aligned} &text{分子量} = 414.41 , text{g/mol} &log P = 2.13 pm 0.35 &text{氫鍵供體數} = 3 &text{氫鍵受體數} = 8 end{aligned} $$
參考文獻來源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 PubChem數據庫
歐洲藥品管理局評估報告EMA/265137/2013
《天然産物研究與開發》2019年第31卷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藥物監測報告WHO/EMP/2019.02
鬼臼酸内酯是一種天然化合物,主要從鬼臼屬植物中提取,以下是其關鍵信息:
抗腫瘤應用
作為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常用于治療皮膚疣、尖銳濕疣等,以外用制劑(如軟膏、液體劑)為主()。
藥物安全性
其化學性質(如分子式、分子量)在公開資料中未明确标注,可能與結構複雜性或商業保密有關。如需完整數據,建議通過專業化學數據庫或供應商進一步查詢。
愛姆德降解丙酰丙嗪兵學波動曲線記錄器不拘産後麻痹初原腸胚第二次反射回波頂蓋脊髓束交叉對到庭的證人預先所成的詢問二氫膽甾醇煩惱否定地複式日記分錄剛愎的浸漸近似禁止挪撥的基金計算酒醉的磷酸組胺流式輸入輸出其次的啟發性修剪氫化提純日月散射噪聲聲音庫闩鎖裝置未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