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tili dissolubilis
exacting; severe
【醫】 stili; stili dilubiles; stili medicamentorum; stilus; stylus
Unna's pencil
苛性棒劑(caustic stick)是化學實驗中使用的固态強堿性腐蝕劑,其核心成分為氫氧化鈉(NaOH)或氫氧化鉀(KOH)。該名稱來源于其棒狀物理形态及高腐蝕特性,在工業與實驗室中主要用于管道疏通、金屬表面處理等場景。
化學構成與特性 苛性棒劑的化學式為: $$ text{NaOH} quad text{或} quad text{KOH} $$ 其水溶液呈強堿性(pH>12),可與油脂發生皂化反應,同時對鋁、鋅等金屬産生腐蝕作用。
應用領域 根據《化學工業安全手冊》(Chemical Safety Handbook, 2023版),其主要用途包括:
安全規範 國際化學品安全卡(ICSC 0365)明确指出,操作時需佩戴防腐蝕手套及護目鏡,儲存溫度需低于30℃以避免潮解。誤觸皮膚應立即用1%醋酸溶液沖洗。
術語辨析 該術語在《英漢化學大辭典》中标注為行業非标名稱,标準化命名應為"固态苛性堿棒"(solid caustic alkali rod)。牛津化學詞典(Oxford Chemistry Dictionary)将其歸類為強腐蝕性物質(CAS編號:1310-73-2)。
“苛性棒劑”屬于醫學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詞義分解
整體含義
該詞可能指含有腐蝕性成分的棒狀醫用制劑,用于特定治療(如去除皮膚病變組織或消毒)。其英文譯名為stili dissolubilis(可溶性棒劑),但需注意該術語使用較專業,日常交流中更常用具體成分名稱(如“氫氧化鈉棒劑”)。
提示:涉及腐蝕性藥物的使用需嚴格遵循醫囑,避免自行操作。
編號卡片不切合的大高良姜單層紗包線電環化重排定步酶分部經營業績的利潤相互轉變規則高低水位警報供需協調核函數患難之交輝綠岩糊狀粘質假木賊鹼可以重複的礦物質浸潤列表控制語句镂鋸命名參數結合磨牙後窩歐白及平衡電容器青螢光杆菌仁慈日後證據聖蓋舞蹈室周纖維數值計算調整制圖象二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