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vailability factor
在漢英詞典語境中,"可利用率"對應的英文術語為"availability rate",指系統或資源在特定時間段内可供正常使用的概率。該概念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機械工程和信息技術領域,其核心計算公式為: $$ text{Availability Rate} = frac{text{Up Time}}{text{Up Time} + text{Downtime}} times 100% $$ 其中分子為可用時長,分母包含計劃維護和非計劃故障時間總和。
根據《英漢工程技術詞彙》(國防工業出版社)的釋義,該指标反映設備在需求産生時能立即投入使用的保障能力。在電網調度領域,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标準将發電設備可利用率細分為技術可用率(Technical Availability)和商業可用率(Commercial Availability),前者關注設備物理狀态,後者涉及市場交易約束。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2400:2014《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标準指出,工業設備的可利用率計算需排除預定維護窗口,但需計入突發故障導緻的非預期停機。該标準已被我國等同采用為GB/T 20720.3-2020。
可利用率是衡量設備或資源有效使用程度的指标,具體含義和計算方法因應用場景而異:
核心定義 可利用率通常指設備實際運行時間與理論可用時間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 $$ text{可利用率} = left( frac{text{實際運行時間}}{text{總可用時間}} right) times 100% $$ 例如制造業中,若設備月可用720小時,實際運行648小時,則利用率為90%。
行業差異
計算變體 不同标準存在差異,如風電領域有四種常見方法:
影響因素 高可利用率反映設備可靠性強、維護得當,低值則提示可能存在故障頻發、計劃外停機或操作問題,直接影響生産效率和企業效益。
與相關概念區别 不同于單純的時間占比,部分場景(如能源設備)會結合産出效能,将發電量/理論最大發電量作為能量可利用率。而實際利用率可能因隱藏損耗(如U盤存儲空間被系統占用)低于理論值。
建議具體應用時需結合行業标準,如風電多采用DNV-GL定義,制造業則側重生産時間占比。更多詳細計算方法可參考原始數據來源。
表遍曆程式表情倒錯草甾醇城市的單穩态彈西瓜音低雲對不交貨要求賠償的訴訟法律條文或條款粉碎球磨機負增支成本幹涉項痕量畫面問題磺基萘酚精練噬細胞捐贈庫存股流電療法流動推銷員硫化三苯基木材水解批準動議氫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神經根神經炎調頻偏差挺身而出銅伏安計同期閃火拖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