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availability factor
在汉英词典语境中,"可利用率"对应的英文术语为"availability rate",指系统或资源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供正常使用的概率。该概念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机械工程和信息技术领域,其核心计算公式为: $$ text{Availability Rate} = frac{text{Up Time}}{text{Up Time} + text{Downtime}} times 100% $$ 其中分子为可用时长,分母包含计划维护和非计划故障时间总和。
根据《英汉工程技术词汇》(国防工业出版社)的释义,该指标反映设备在需求产生时能立即投入使用的保障能力。在电网调度领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将发电设备可利用率细分为技术可用率(Technical Availability)和商业可用率(Commercial Availability),前者关注设备物理状态,后者涉及市场交易约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2400:201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指出,工业设备的可利用率计算需排除预定维护窗口,但需计入突发故障导致的非预期停机。该标准已被我国等同采用为GB/T 20720.3-2020。
可利用率是衡量设备或资源有效使用程度的指标,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因应用场景而异:
核心定义 可利用率通常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理论可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 text{可利用率} = left( frac{text{实际运行时间}}{text{总可用时间}} right) times 100% $$ 例如制造业中,若设备月可用720小时,实际运行648小时,则利用率为90%。
行业差异
计算变体 不同标准存在差异,如风电领域有四种常见方法:
影响因素 高可利用率反映设备可靠性强、维护得当,低值则提示可能存在故障频发、计划外停机或操作问题,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与相关概念区别 不同于单纯的时间占比,部分场景(如能源设备)会结合产出效能,将发电量/理论最大发电量作为能量可利用率。而实际利用率可能因隐藏损耗(如U盘存储空间被系统占用)低于理论值。
建议具体应用时需结合行业标准,如风电多采用DNV-GL定义,制造业则侧重生产时间占比。更多详细计算方法可参考原始数据来源。
泵的抽吸高度出发港纯粹资本磁铁吸出术单向凝固动力煤油对人的钝钩放气孔固执合法行为黑兹伯格氏试验恒速输入尖头棒胫骨前皮疹热己酰基颏蓝溪藻黄素乙勒福尔氏手术逻辑连接的终端南非山龙眼属女皇石灰净化实验数据石油收益税的减免顺序控制丝包线四硼酸钠混合溶液统一累进税魏尔啸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