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atify a motion
approve; authorize; confirm; pass; ratify; sanction; seal; warrant
【經】 approbation; authorization; ratification
【法】 motive; proposal
批準(Pīzhǔn)
指法定機構或權威主體對提案、申請等正式文書進行審查後予以正式同意的行為。在立法程式中,表現為對動議(motion)的最終确認生效。英文對應"approve" 或"ratify",強調官方決策效力。例如: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國務院提出的預算調整動議。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十九條(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
動議(Dòngyì)
在議事規則中,指正式會議中提出的待表決提案。英文術語"motion" 特需符合《羅伯特議事規則》(Robert's Rules of Order),包含程式性、實質性兩類。例如:
代表提出休會動議需獲附議方可進入表決流程。
來源:《羅伯特議事規則》(第12版)§4
批準動議(Pīzhǔn Dòngyì)
即"approve a motion",指議事機構通過法定程式(如投票、審議)使動議産生法律效力。核心條件包括:
來源:《牛津法律術語手冊》"motion"詞條(牛津大學出版社)
應用場景
來源:聯合國《議事規則》第27條
“批準動議”由“批準”和“動議”兩個詞組成,需分别理解其含義後綜合解釋:
動議
指在會議或議事程式中提出的正式建議或提案,常見于議會、立法機構等正式場合,具有臨時性特點。例如:
批準
指上級或權力機構對建議、提案的正式同意。例如在行政或立法過程中,提案需通過審查、投票等環節後獲得批準。
批準動議的綜合含義
指在議事規則下,經過合法程式(如讨論、修正、表決),對提出的動議予以正式通過的行為。例如:
應用場景
常見于政府立法、企業決策、國際組織議事等需要程式合規的場合,體現民主決策流程。
變體特征值波狀熱菌苗不勻衡産褥性胨尿錘錘頭電磁塊存貨薄怠業等效負荷等值串聯電阻富蘭克耳激子勾通國民生産總值鼓室下的核原的缳首化學性炎夾持型接頭密封膠原酶甲烷細菌屬孔間距氯逐酰氨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氣沖斷路器其他情況不變條件三尖瓣隔側尖三角棘試運轉周期凸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