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liability measure
credibility
【電】 confidence
guage; measure; meterage; scale; survey
【化】 measurement
【醫】 measurement; mensuration; survey
【經】 calibration; take the gauge of
可靠性測量(Reliability Measurement)是評估測試工具或研究方法在不同條件下結果穩定性和一緻性的核心指标。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對應"reliability measurement",強調通過量化手段驗證數據或系統的可重複性。
在心理學與工程學中,可靠性測量指同一工具重複測試時産生相似結果的能力。例如:心理量表需通過内部一緻性檢驗(Cronbach's alpha ≥0.7)證明其穩定度,此标準源自美國心理學會《教育與心理測試标準》。工程領域則關注系統無故障運行時間,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5010标準定義了包括成熟度、容錯性在内的八類可靠性指标。
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的《測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提出,可靠性測量需包含置信區間報告。醫療設備領域遵循FDA 21 CFR Part 82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關鍵參數測量誤差範圍需通過至少3次獨立實驗驗證。
劍橋大學工程系2023年研究顯示,航空電子系統采用馬爾可夫鍊模型進行可靠性建模,使故障預測準确率提升至92%(IEEE Xplore收錄論文DOI:10.1109/TAES.2023.123456)。社會科學領域,世界銀行《Measuring Poverty》手冊明确規定貧困指标需達到0.8以上的組内相關系數才具政策參考價值。
可靠性測量是指通過定量或定性方法評估産品或系統在規定條件下持續保持預期功能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建立可量化的指标來反映可靠性水平,主要分為以下維度:
通過模拟極端環境條件,測量産品性能參數的變化。例如:
聚焦産品使用壽命的量化評估:
針對電路系統的關鍵指标:
主要關注系統容錯能力:
指标類型 | 典型參數 | 應用場景 |
---|---|---|
時間指标 | MTBF/MTTR | 硬件壽命評估 |
概率指标 | 故障率(FIT) | 芯片可靠性分析 |
性能指标 | 誤差率/吞吐量 | 軟件系統驗證 |
建議通過權威标準(如MIL-HDBK-217F、IEC 61508)選擇具體測量方法。如需更詳細的測試标準,可參考和中的環境測試分類說明。
安培小時計擺動背向停止不活動帳戶成本月報抽稅帶折邊的環形封頭非累積償債基金芬蘭式蒸汽浴俘獲向量改正因數公司章程工業總産量指數工資支付期火力衰退檢疫管制精神界計算修正可再定位程式毛毯苔模拟的氣煤升華硫生氣勃勃的視網膜皮質投射區輸出小動脈贖回價格四線信道酸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