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帳折合率英文解釋翻譯、記帳折合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booking rate
分詞翻譯:
記帳的英語翻譯:
chalk it up; keep
【計】 ACCNT
【經】 charge account; charge to an account; keep accounts; keep books
on account; record keeping; tally
折合率的英語翻譯:
【經】 conversion rate; conversion ratio
專業解析
記帳折合率(jì zhàng zhé hé lǜ),在會計和財務領域,特别是在涉及外币交易或跨國業務時,是一個核心概念。其英文對應術語通常為Book Exchange Rate 或更具體地稱為Accounting Conversion Rate 或Recording Exchange Rate。
詳細解釋:
-
核心定義:
記帳折合率是指在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将發生的外币交易或持有的外币資産、負債,按照一定的彙率折算(Conversion)成本位币(通常是企業所在國的法定貨币,如人民币)進行記錄所使用的彙率。它是為了滿足會計記賬和編制財務報表(以本位币呈現)的需要而采用的彙率标準。
-
應用場景:
- 外币交易初始确認: 當企業發生以外币計價的購銷商品、接受或提供勞務、借入或借出外币資金等交易時,在交易發生日(或交易結算日,取決于會計準則規定),需要将該外币金額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彙率(Spot Rate)或即期彙率的近似彙率(如平均彙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币金額,并登記入賬。此時使用的彙率即為記帳折合率。
- 非貨币性項目: 對于以外币計價的曆史成本計量的非貨币性項目(如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在初始購入時按交易發生日的記帳折合率折算入賬後,後續資産負債表日通常不再因彙率變動而調整其賬面本位币金額(除非發生減值)。
- 貨币性項目期末調整: 對于貨币性項目(如外币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應付賬款),在初始交易時按記帳折合率(交易發生日彙率)入賬後,在後續的資産負債表日,需要按期末即期彙率(Closing Rate)進行重新折算,将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彙兌損益)。這裡的期末調整使用的是新的彙率,但初始入賬的彙率是記帳折合率。
-
與其它彙率的區别:
- 市場彙率/即期彙率: 指外彙市場上實時交易的彙率。記帳折合率通常就是交易發生日的市場即期彙率或其近似值。
- 期末折算彙率: 指在資産負債表日用于對貨币性項目進行重新折算的彙率,通常是該日的即期彙率。它不同于初始入賬時的記帳折合率。
- 曆史彙率: 對于非貨币性項目,其入賬時的記帳折合率就是其曆史彙率,在後續期間保持不變。
- 平均彙率: 有時為了簡化操作,在交易頻繁且彙率波動不大時,會計準則可能允許使用期初、期末或期間平均彙率作為記帳折合率的近似值。
-
會計處理依據:
記帳折合率的選擇和應用嚴格遵循相關的會計準則。在中國,主要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币折算》。該準則規定:
- 企業發生外币交易時,應當在初始确認時,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彙率将外币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币金額;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确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彙率近似的彙率折算。
- 在資産負債表日,對于外币貨币性項目,采用資産負債表日即期彙率折算。因資産負債表日即期彙率與初始确認時或者前一資産負債表日即期彙率不同而産生的彙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以曆史成本計量的外币非貨币性項目,仍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彙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币金額。
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 企業會計準則: 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币折算》是規範中國企業外币交易會計處理的核心法規文件,其中明确規定了記賬折合率(初始确認彙率)的選擇和使用規則。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方網站 - 會計準則欄目)
-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 - IAS 21: 《國際會計準則第21號——彙率變動的影響》是國際通用的外币折算準則,其原則與中國準則基本一緻,對“functional currency”(功能貨币,相當于記賬本位币)和交易初始确認時的彙率使用有明确規定。 (來源: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官方網站 - IFRS Standards)
- 專業會計教材與詞典: 權威的會計學教材(如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會計》)和專業的英漢會計詞典(如《英漢雙解財會詞典》)都會對“記帳折合率”及其英文對應詞進行準确定義和解釋。 (來源:公認的專業會計教育出版物和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記賬折合率是會計領域用于将不同貨币或單位的交易金額轉換為記賬本位币(或統一單位)的換算比率。它主要用于處理涉及外币交易、跨國業務或單位換算的財務記錄,确保賬目的一緻性和可比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概念
-
定義
記賬折合率是企業在進行外币交易或跨單位核算時,将外币金額或非本位币單位按特定标準轉換為記賬本位币的比率。例如,企業以人民币為記賬本位币,收到美元收入時需按彙率(即折合率)折算為人民币入賬。
-
作用
- 統一核算标準:消除多币種、多單位帶來的複雜性,便于財務彙總與分析。
- 滿足會計準則要求:如《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外币交易需按功能貨币(記賬本位币)反映。
二、應用場景
-
外币交易處理
- 初始确認:以外币計價的交易(如進口采購、出口銷售)需按交易日即期彙率折合為記賬本位币。
- 期末調整:資産負債表日需按期末彙率重新折算外币貨币性項目(如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差額計入彙兌損益。
-
合并財務報表
跨國企業需将子公司外币報表按合并日彙率或平均彙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币,以編制合并報表。
三、計算方法
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常見的折合率選擇包括:
- 即期彙率:交易發生時的實時彙率(如中國銀行公布的外彙牌價)。
- 平均彙率:一段期間内的加權平均彙率,適用于頻繁發生的外币交易簡化核算。
- 期末彙率:資産負債表日的彙率,用于調整貨币性項目。
公式示例
若某企業以人民币為記賬本位币,收到1000美元貨款,交易日即期彙率為1:6.5,則記賬金額為:
$$ 1000 , text{USD} times 6.5 = 6500 , text{CNY} $$
四、注意事項
- 彙率波動影響:折合率變動可能産生彙兌差異,需根據會計準則判斷計入當期損益或權益。
- 政策一緻性:企業需在會計政策中明确折合率選擇标準(如即期彙率或平均彙率),并保持一貫性。
如需更具體的實務案例或會計準則依據,可參考權威財務教材或咨詢專業會計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包交換能力變導性不平衡的財政充填存儲分配到來低度酒丁基卡因滴液調節器多尖的二殖的糞複方龍膽酊幹基重桂櫻油後原腸胚将交易量節流裝置近岸莖突腭帆的卷須狂信的流動體捺噻吩硫醇三氧化二镱退關外币保有額微處理機調試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