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帐折合率英文解释翻译、记帐折合率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booking rate
分词翻译:
记帐的英语翻译:
chalk it up; keep
【计】 ACCNT
【经】 charge account; charge to an account; keep accounts; keep books
on account; record keeping; tally
折合率的英语翻译:
【经】 conversion rate; conversion ratio
专业解析
记帐折合率(jì zhàng zhé hé lǜ),在会计和财务领域,特别是在涉及外币交易或跨国业务时,是一个核心概念。其英文对应术语通常为Book Exchange Rate 或更具体地称为Accounting Conversion Rate 或Recording Exchange Rate。
详细解释:
-
核心定义:
记帐折合率是指在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将发生的外币交易或持有的外币资产、负债,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Conversion)成本位币(通常是企业所在国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进行记录所使用的汇率。它是为了满足会计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以本位币呈现)的需要而采用的汇率标准。
-
应用场景: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 当企业发生以外币计价的购销商品、接受或提供劳务、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等交易时,在交易发生日(或交易结算日,取决于会计准则规定),需要将该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Spot Rate)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如平均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登记入账。此时使用的汇率即为记帐折合率。
- 非货币性项目: 对于以外币计价的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项目(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初始购入时按交易发生日的记帐折合率折算入账后,后续资产负债表日通常不再因汇率变动而调整其账面本位币金额(除非发生减值)。
- 货币性项目期末调整: 对于货币性项目(如外币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账款),在初始交易时按记帐折合率(交易发生日汇率)入账后,在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需要按期末即期汇率(Closing Rate)进行重新折算,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汇兑损益)。这里的期末调整使用的是新的汇率,但初始入账的汇率是记帐折合率。
-
与其它汇率的区别:
- 市场汇率/即期汇率: 指外汇市场上实时交易的汇率。记帐折合率通常就是交易发生日的市场即期汇率或其近似值。
- 期末折算汇率: 指在资产负债表日用于对货币性项目进行重新折算的汇率,通常是该日的即期汇率。它不同于初始入账时的记帐折合率。
- 历史汇率: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其入账时的记帐折合率就是其历史汇率,在后续期间保持不变。
- 平均汇率: 有时为了简化操作,在交易频繁且汇率波动不大时,会计准则可能允许使用期初、期末或期间平均汇率作为记帐折合率的近似值。
-
会计处理依据:
记帐折合率的选择和应用严格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在中国,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该准则规定:
- 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是规范中国企业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核心法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了记账折合率(初始确认汇率)的选择和使用规则。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方网站 - 会计准则栏目)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 IAS 21: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是国际通用的外币折算准则,其原则与中国准则基本一致,对“functional currency”(功能货币,相当于记账本位币)和交易初始确认时的汇率使用有明确规定。 (来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官方网站 - IFRS Standards)
- 专业会计教材与词典: 权威的会计学教材(如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和专业的英汉会计词典(如《英汉双解财会词典》)都会对“记帐折合率”及其英文对应词进行准确定义和解释。 (来源:公认的专业会计教育出版物和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记账折合率是会计领域用于将不同货币或单位的交易金额转换为记账本位币(或统一单位)的换算比率。它主要用于处理涉及外币交易、跨国业务或单位换算的财务记录,确保账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概念
-
定义
记账折合率是企业在进行外币交易或跨单位核算时,将外币金额或非本位币单位按特定标准转换为记账本位币的比率。例如,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收到美元收入时需按汇率(即折合率)折算为人民币入账。
-
作用
- 统一核算标准:消除多币种、多单位带来的复杂性,便于财务汇总与分析。
- 满足会计准则要求: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外币交易需按功能货币(记账本位币)反映。
二、应用场景
-
外币交易处理
- 初始确认:以外币计价的交易(如进口采购、出口销售)需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 期末调整:资产负债表日需按期末汇率重新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差额计入汇兑损益。
-
合并财务报表
跨国企业需将子公司外币报表按合并日汇率或平均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以编制合并报表。
三、计算方法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常见的折合率选择包括:
- 即期汇率:交易发生时的实时汇率(如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
- 平均汇率:一段期间内的加权平均汇率,适用于频繁发生的外币交易简化核算。
- 期末汇率: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用于调整货币性项目。
公式示例
若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收到1000美元货款,交易日即期汇率为1:6.5,则记账金额为:
$$ 1000 , text{USD} times 6.5 = 6500 , text{CNY} $$
四、注意事项
- 汇率波动影响:折合率变动可能产生汇兑差异,需根据会计准则判断计入当期损益或权益。
- 政策一致性:企业需在会计政策中明确折合率选择标准(如即期汇率或平均汇率),并保持一贯性。
如需更具体的实务案例或会计准则依据,可参考权威财务教材或咨询专业会计师。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贬黜不可逆电极电池的低能液体返混流反应器肺泡X线照相术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硅酸乙酯锅炉房甲状腺原氨酰筋膜下囊恳谈会空层中继线库兴氏现象零位检波尿道上裂破裂伤荠属丘脑带人工择种锐角机头烧结试验圣路易型脑炎生物流体力学绳状体射线开关十六碳炔二羧酸羰基亚铂氯图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