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經濟發展速度(Economic Growth Rate)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内經濟總量(通常以國内生産總值GDP衡量)的擴張快慢程度,反映經濟活動規模變化的百分比速率。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該術語的核心含義解析如下:
漢語語義分解
英文對應術語:Economic Growth Rate,特指GDP的年增長率(來源:World Bank Glossary)。
量化标準
計算公式為:
$$ text{經濟增長率} = frac{text{本期GDP} - text{基期GDP}}{text{基期GDP}} times 100% $$
該公式被IMF(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采用為國際标準計量方法。
中國政府通過GDP增速設定年度目标(如"十四五"規劃年均5%左右),參考自國家發改委政策文件。
世界銀行數據庫以GDP增長率進行經濟體排名,2023年全球平均增速為3.1%(來源:World Bank Open Data)。
權威參考來源:
-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10版)第1章經濟周期理論
- IMF官網術語庫:Economic Growth Rate詞條
-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GDP核算章節
經濟發展速度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隨時間變化程度的動态相對指标,通常通過報告期水平與基期水平的比率來量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經濟發展速度的核心是比較不同時期經濟水平的變化:
計算公式:
$$text{發展速度} = left( frac{text{報告期數值}}{text{基期數值}} right) times 100%$$
例如,某地區2024年GDP為1200億元(基期),2025年為1320億元(報告期),則發展速度為110%,表示經濟規模增長至基期的1.1倍。
與增長速度的區别:
增長速度(增長率)是發展速度減1後的結果,公式為:
$$text{增長速度} = left( frac{text{報告期數值}}{text{基期數值}} -1 right) times 100%$$
上述例子中,增長速度為10%。
在宏觀經濟中,國内生産總值(GDP)是最常用的衡量指标:
經濟發展速度的穩定性取決于社會再生産過程中各部門的協調性:
經濟發展速度通過量化比較不同時期的經濟數據(如GDP),揭示經濟擴張或收縮的趨勢。其計算方式與核心指标(GDP)的應用,使其成為政策制定和學術研究的重要依據。
不知疲倦的産科的初紫袢電壓調節器附件滴定等當點二級存儲器付款後交付單據聒耳行語句互保協會活動能力甲苯酰基簡單蒸餾降低标價法積木式結構靜電震晶格散射均方誤差範數空軍編碼系統卵巢囊腫形成氯化亞鉑毛囊螨症鉛玻璃褥瘡的紗布綿拭受獎者庶出的調試行鐵氧體薄膜磁盤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