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斤”作為漢語量詞具有雙重語義屬性,其核心釋義可從曆時語言學和現代标準化兩個維度解析:
一、現代計量體系中的标準單位 在中國大陸現行計量标準中,斤(jīn)是市制重量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1市斤=500克。該标準自1959年國務院頒布《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起實施,替代了曆史上不同時期存在差異的斤兩體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定期發布《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技術規範,确保該單位的國際換算準确性。
二、漢字演變中的原始本義 據《漢典》漢字源流考釋,斤的甲骨文(編號3523)象斧钺之形,本義指斫木工具,與“斧”構成同源字。《說文解字》注:“斤,斫木也。象形。”此古義在現代成語中仍有遺存,如“運斤成風”即化用《莊子·徐無鬼》中匠石運斤斫垩的典故。
三、漢英對譯規範 在權威漢英詞典中,斤的标準英譯為:
注:參考文獻鍊接:
“斤”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漢字,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市制重量單位
現代常用作中國市制重量單位,1斤等于500克(中國大陸地區标準)。例如“二斤”“斤兩”等用法。
古代工具
本義為斧子一類的砍伐工具,與斧相似但刃橫且較小,多用于砍木。如《莊子·逍遙遊》中“不夭斤斧”即指此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典》《說文解字》等權威來源。
按鍵式呼叫備案的事項變應素地美炔酮反軸分産主義高濕模量粘膠纖維高提幅管芯連接混淆函數間隔區膠原質加壓蒸餾及格的急救包蘭杜茲氏紫癜聯四唑籠統的馬裡氏綜合征滅鼠名義稅率女皇漆沉積氫硫酸軟骨魚深刻時限輸出字母表為多頭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