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昆克氏綜合征英文解釋翻譯、昆克氏綜合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cute angioneurotic edema

分詞翻譯:

昆的英語翻譯:

elder brother; offspring

克的英語翻譯: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醫】 G.; Gm.; gram; gramm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綜合征的英語翻譯:

【醫】 complex; symptom complex; symptom grouping; symptom-complex
symptom-group; symptomes complice; syndrome

專業解析

昆克氏綜合征(Quincke's Syndrome),在醫學領域更常被稱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它不同于常見的過敏性血管性水腫,其核心病理在于C1酯酶抑制劑(C1-INH)的缺乏或功能障礙。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病理機制


二、臨床特征(區别于普通過敏)

  1. 反複發作性水腫:
    • 可累及皮膚(面部、四肢、軀幹)、消化道粘膜(劇烈腹痛、嘔吐、腹瀉)、上呼吸道粘膜(喉頭水腫,可危及生命)。
    • 水腫通常不伴明顯瘙癢或荨麻疹(風團),這是與過敏性血管性水腫的關鍵區别之一。
    • 發作具有自限性,通常持續2-5天,但喉頭水腫進展迅速,需緊急處理。
  2. 誘發因素:
    • 常見誘因包括輕微創傷(如牙科操作)、手術、感染、精神壓力、某些藥物(如ACEI類降壓藥)、月經周期變化等。
    • 部分發作無明顯誘因(自發)。
  3. 遺傳模式:
    •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的遺傳幾率。
    • 存在少數獲得性病例(非遺傳性,與自身免疫或淋巴增生性疾病相關)。

三、診斷依據

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家族史及實驗室檢查:

  1. 補體檢測:
    • 血清C4水平: 在發作期和緩解期通常顯著降低,是重要的篩查指标。
    • 血清C1酯酶抑制劑(C1-INH)水平:降低(約85%患者,HAE-I型)。
    • C1-INH功能:功能障礙(約15%患者,HAE-II型,水平可能正常但功能缺失)。
  2. 基因檢測: 可檢測 SERPING1 基因突變,明确診斷及分型,有助于家系篩查。

四、分型

根據C1-INH的異常情況主要分為:

分型 占比 C1-INH 水平 C1-INH 功能 C4 水平
HAE-I型 ~85%
HAE-II型 ~15% 正常或升高
HAE-nC1-INH型 罕見 正常 正常 正常

注:HAE-nC1-INH型(又稱III型)與 F12ANGPT1PLG 等基因突變相關,多見于女性,雌激素是重要誘因。


五、治療原則

  1. 急性發作治療:
    • 目标: 快速緩解症狀,尤其是喉頭水腫需緊急處理。
    • 藥物:
      • 緩激肽受體拮抗劑: 艾替班特(Icatibant),皮下注射。
      • C1-INH濃縮制劑: 靜脈輸注(血漿來源或重組)。
      • 激肽釋放酶抑制劑: 艾卡拉肽(Ecallantide),皮下注射(需警惕過敏風險)。
      • 新鮮冰凍血漿(FFP): 在無特異性藥物時可考慮,但有潛在風險。
  2. 長期預防治療:
    • 目标: 減少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
    • 藥物:
      • 口服激肽釋放酶抑制劑: 拉那利尤單抗(Lanadelumab),皮下注射的長效單抗;貝羅司他(Berotralstat),口服小分子藥物。
      • C1-INH濃縮制劑: 定期靜脈或皮下注射。
      • 抗纖溶藥物(如氨甲環酸): 療效有限,可作為備選。
      • 弱效雄激素(如達那唑、司坦唑醇): 曾為主要預防用藥,但因副作用(肝毒性、男性化等)限制,現多作為二線或特定情況使用。
  3. 短期預防治療:
    • 在已知誘發因素(如手術、牙科操作)前使用預防藥物(如C1-INH濃縮制劑、達那唑)。

六、術語來源與權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昆克氏綜合征”,可能存在術語混淆。根據權威醫學資料,正确名稱應為克氏綜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也稱為先天性睾丸發育不全或XXY綜合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克氏綜合征是一種男性性染色體異常疾病,因多出一條X染色體導緻,典型核型為47,XXY(正常男性為46,XY)。該病是男性不育的常見染色體因素,發病率約為1/600。


二、病因與發病機制

  1. 染色體異常:胚胎形成過程中,父/母生殖細胞減數分裂時性染色體未分離,導緻受精後多出一條X染色體。
  2. 嵌合型變異:少數患者表現為嵌合體核型(如46,XY/47,XXY)。

三、主要特征

  1. 生理表現:
    • 睾丸小而硬,青春期後睾酮水平低下;
    • 第二性征發育延遲或不完全(如胡須稀少、喉結不明顯);
    • 身材高大,下肢較長,部分患者出現女性化乳房。
  2. 生殖功能:
    • 無精子症或嚴重少精子症,多數患者無法自然生育。
  3. 激素水平:
    • 高促性腺激素(FSH、LH升高),睾酮水平低。

四、診斷與治療

  1. 診斷:
    • 染色體核型分析是确診的金标準;
    • 結合睾丸超聲、激素檢測輔助診斷。
  2. 治療:
    • 睾酮替代治療:改善男性化特征和性功能,但無法恢複生育能力;
    • 輔助生殖技術:少數嵌合型患者可通過睾丸取精術(TESE)結合試管嬰兒技術生育。

五、與其他疾病的區别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如、5)提到的“克氏綜合征”涉及神經肌肉或心髒問題,可能與其他疾病混淆(如Andersen-Tawil綜合征)。建議以權威醫學機構信息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來源:(克氏綜合症病理機制)、(河南省人民醫院臨床解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密妥鈉扁桃樣的不可剝奪的超級市場粗篩選蠹蟲發工資日高鉻生鐵關系分析規格化變換橫流道尾合議謊語癖接合物頸部的脊椎下移瀝青灰岩颞深前動脈羟基化硝化作用前台調度程式切換斷點傾斜角動作親水性顆粒溶劑精制的柔度系數輸卵管腹腔口樹皮绉片絲網印制法脫酰氨基外彙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