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魁克氏試驗英文解釋翻譯、魁克氏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Quick test; Quick's test

分詞翻譯:

魁的英語翻譯:

chief; head; stalwart

克的英語翻譯: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醫】 G.; Gm.; gram; gramm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計】 breadboarding
【醫】 probation; test; tria
【經】 test; trial

專業解析

魁克氏試驗(Quick's Test),中文又稱奎克氏試驗或一步法凝血酶原時間測定,是臨床血液學中用于評估外源性凝血途徑功能的關鍵實驗。其名稱源自美國醫生Armand J. Quick,他于1935年首次描述了該方法。

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目的: 魁克氏試驗主要用于測定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它通過向枸橼酸鈉抗凝的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因子(通常來源于腦、肺或胎盤組織的凝血活酶)和鈣離子,啟動外源性凝血途徑,最終促使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形成凝塊。記錄從加入試劑到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即為凝血酶原時間(PT)。其核心目的是評估凝血因子I (纖維蛋白原)、II (凝血酶原)、V、VII、X 的活性是否正常。這些因子構成了外源性凝血途徑的核心。

  2. 操作原理: 該試驗屬于“一步法”,意味着組織凝血活酶和鈣離子是同時加入血漿中的,直接啟動外源性凝血途徑的級聯反應。如果上述凝血因子中任何一種活性顯著降低,PT時間就會延長。

  3. 臨床應用:

    • 監測華法林抗凝治療:這是魁克氏試驗最主要的應用。華法林是維生素K拮抗劑,抑制肝髒合成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II, VII, IX, X)。服用華法林的患者需要定期監測PT,以調整藥物劑量,确保抗凝效果在安全有效的範圍内。
    • 評估肝功能:大部分凝血因子在肝髒合成。嚴重的肝髒疾病(如肝硬化、爆發性肝炎)可導緻多種凝血因子合成減少,表現為PT延長。
    • 篩查外源性凝血途徑缺陷:幫助診斷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VII因子缺乏症)或維生素K缺乏症(影響II, VII, IX, X因子的γ-羧基化)。
    • 彌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輔助診斷:在DIC過程中,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PT常延長。
  4. 結果報告與國際标準化比值(INR): 直接報告的PT秒數會受到不同實驗室使用的凝血活酶試劑敏感度差異的影響。為了标準化結果,特别是用于華法林監測,引入了國際标準化比值。INR的計算公式為: $$ INR = left( frac{PT{patient}}{PT{normal}} right)^{ISI} $$ 其中:

    • PT_{patient}: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秒)
    • PT_{normal}:實驗室測定的正常對照血漿的平均凝血酶原時間(秒)
    • ISI:所用凝血活酶試劑的國際敏感度指數,由制造商提供,反映該試劑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标準試劑的敏感性差異。 INR消除了試劑差異的影響,使得不同實驗室、不同時間點的結果具有可比性,是全球範圍内監測華法林抗凝效果的标準指标。
  5. 參考範圍:

    • PT:通常為11 - 13秒(具體範圍取決于實驗室使用的試劑和儀器)。
    • INR:健康未抗凝成人的INR通常在0.9 - 1.1。接受華法林治療的患者,目标INR範圍根據適應症不同而設定,常見為2.0 - 3.0(如房顫、深靜脈血栓)或2.5 - 3.5(如機械心髒瓣膜)。

魁克氏試驗(Quick's Test)是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的标準方法,核心在于評估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功能。它由Armand Quick博士發明,是監測華法林抗凝治療、評估肝功能和篩查相關凝血障礙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結果通過國際标準化比值(INR)進行标準化報告,确保了抗凝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權威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魁克氏試驗(Quick test/Quick's test)是醫學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檢測凝血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該試驗由美國醫生阿曼德·奎克(Armand J. Quick)于1935年提出,全稱為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rothrombin Time Test),通過檢測血漿凝固時間評估外源性凝血途徑功能。

  2. 臨床應用 • 監測口服抗凝藥物(如華法林)的療效 • 診斷維生素K缺乏症 • 評估肝髒合成功能異常 • 篩查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Ⅴ、Ⅶ、Ⅹ因子)

  3. 檢測原理 向血漿中加入組織因子(兔腦提取物)和鈣離子,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徑,記錄纖維蛋白形成所需時間。正常參考值一般為11-16秒,因試劑不同可能略有差異。

  4. 結果解讀 國際标準化比值(INR)是該試驗的标準化報告形式,計算公式為: $$ INR = left( frac{患者PT}{正常對照PT} right)^{ISI} $$ 其中ISI(國際敏感指數)由試劑廠商提供。

由于搜索結果僅提供基礎翻譯信息且權威性較低,建議臨床工作者參考《威廉姆斯血液學》等專業著作,或通過醫療機構實驗室獲取标準化操作流程。普通讀者如需了解個人檢測報告,應咨詢主治醫師進行專業解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筆帽髌内側支持帶草果層狀波夾鐵串并置磁攪拌器促合成代謝的對稱二苯基卡巴腙多道程式設計調度分權制功能彙編過程輔程式果子露磺基水楊酸鹽回腸膀胱成形術淨化法浸漬的局部過熱均勻餾分開窗術落砂全局段表熱解作用山蛭屬實地檢查受體逃逸速度挖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