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microwaves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electric wave
【電】 electric wav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微電波"對應的英文術語為"microwave"或"microwave radiation",指頻率範圍在300MHz至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波長介于1毫米到1米。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電磁波譜分類指南》,這類電磁波因同時具備高頻振蕩特性和低穿透性,被廣泛應用于通信、醫學和工業領域。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電磁頻譜應用标準》中強調,微電波在衛星通信、雷達系統和微波爐中表現出獨特的能量傳導效率,其非電離特性使其在人體醫療檢測(如磁共振成像輔助設備)中具有安全性優勢。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更新的《非電離輻射防護綱要》指出,日常生活接觸的微電波劑量通常低于國際安全阈值(1.6W/kg),但建議工業操作人員需遵循時間-距離-屏蔽的三重防護原則。
南京大學電子工程學院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基于微電波的量子通信技術已實現每秒50GB的定向傳輸速率,該項突破被收錄于《中國電子科技年刊》。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數據庫顯示,微電波的頻段分配受《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嚴格管制,其中24.125GHz頻段專用于自動駕駛車輛的毫米波雷達。
“微電波”通常也被稱為“微波”(Microwave),指波長在1毫米到1米之間的無線電波,對應的頻率範圍為300兆赫(MHz)至300吉赫(GHz)。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物理特性
微波屬于電磁波的一種,介于紅外線和無線電波之間。根據,其波長可細分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具有較高的頻率和較短的波長特性。
傳播方式
主要沿直線在視距範圍内傳播(即直接可見的路徑),低端頻率部分也可能通過對流層散射傳播。這種特性使其適用于定向通信,如衛星通信和雷達系統。
應用領域
術語關聯
英文翻譯為“Microwaves”(),中文術語“微電波”中“微”指波長微小,“電波”強調其電磁波屬性。
補充說明
微波的穿透能力較弱,易被金屬反射,但可被水、脂肪等物質吸收并轉化為熱能,這也是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該術語在中文中更常用“微波”,而“微電波”可能是口語化表達或翻譯差異,兩者均指向同一物理概念。具體技術參數和應用可參考中的權威定義。
阿姆費廷白網狀質卑鄙的人表面改性纖維必要當事人比折射力大腸産氣杆菌群單體計算機電報挂號定時鍊對裁決提出異議多重照射放射性炭素法揚斯法敷銅箔闆瓜葉除蟲菊醇酮國際制度海膽黃素開型子程式拷貝苦橙花油亮煤聯胎皮革色清除寫入時間缺口脆性收費單授權代碼雙調和方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