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microwaves
decline; profound; tiny
【计】 mic-; micro-
【医】 micr-; micro-; mikro-; mu
electric wave
【电】 electric wave
在汉英词典框架下,"微电波"对应的英文术语为"microwave"或"microwave radiation",指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波长介于1毫米到1米。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电磁波谱分类指南》,这类电磁波因同时具备高频振荡特性和低穿透性,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和工业领域。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电磁频谱应用标准》中强调,微电波在卫星通信、雷达系统和微波炉中表现出独特的能量传导效率,其非电离特性使其在人体医疗检测(如磁共振成像辅助设备)中具有安全性优势。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更新的《非电离辐射防护纲要》指出,日常生活接触的微电波剂量通常低于国际安全阈值(1.6W/kg),但建议工业操作人员需遵循时间-距离-屏蔽的三重防护原则。
南京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基于微电波的量子通信技术已实现每秒50GB的定向传输速率,该项突破被收录于《中国电子科技年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显示,微电波的频段分配受《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严格管制,其中24.125GHz频段专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毫米波雷达。
“微电波”通常也被称为“微波”(Microwave),指波长在1毫米到1米之间的无线电波,对应的频率范围为300兆赫(MHz)至300吉赫(GHz)。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物理特性
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根据,其波长可细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特性。
传播方式
主要沿直线在视距范围内传播(即直接可见的路径),低端频率部分也可能通过对流层散射传播。这种特性使其适用于定向通信,如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
应用领域
术语关联
英文翻译为“Microwaves”(),中文术语“微电波”中“微”指波长微小,“电波”强调其电磁波属性。
补充说明
微波的穿透能力较弱,易被金属反射,但可被水、脂肪等物质吸收并转化为热能,这也是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该术语在中文中更常用“微波”,而“微电波”可能是口语化表达或翻译差异,两者均指向同一物理概念。具体技术参数和应用可参考中的权威定义。
按名传送丛梗孢科存储器存取出入堆积钢分队岗位指导管理仓库者冠状动脉性传导阻滞黄连木胶油环形色谱法甲枫乐灵交叠内存居住的抗凝胶收缩润滑脂刻度线劳动密集的林杜棘口吸虫凝胶状胞质皮镊铅橡皮气管瘘人工木纹三足式自动间歇卸料离心机设备命令字生育能力十的补码酸式己二酸盐遂时可以收回的借款体温下降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