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PS interface module
【計】 microprocessor system; MPS
【計】 interface module
微處理機系統接口模塊(Microprocessor System Interface Module)是計算機硬件架構中的關鍵組件,主要用于實現微處理機(CPU)與外部設備或子系統之間的高效數據交換與控制信號傳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微處理機系統(Microprocessor System)
指以微處理器為核心,包含存儲器(RAM/ROM)、輸入/輸出接口及總線結構的計算單元。其核心功能是執行指令和處理數據。
接口(Interface)
作為硬件與軟件間的通信橋梁,定義電氣特性(如電壓、時序)、協議規範(如并行/串行傳輸)及數據格式(如數據包結構)。例如,并行接口通過多根數據線同步傳輸數據,而串行接口(如UART)則逐位傳輸。
模塊(Module)
指可獨立封裝的标準硬件單元,具備即插即用特性。典型設計包含接口控制器(如Intel 8255 PPI芯片)、緩沖器(如74LS245雙向緩沖器)及地址譯碼電路(如74LS138譯碼器)。
在PLC系統中連接傳感器與執行器,實現實時數據采集(如溫度傳感器ADC接口)。
來源: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Embedded System Interfaces"
充當網絡處理器與物理層芯片(如PHY)的橋梁,支持以太網MAC層協議處理。
來源:National Instruments, "Embedde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Design"
提供标準接口(如JTAG)用于調試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
來源:ARM Limited, "CoreSight Technology Reference Manual"
接口模塊需符合電氣隔離(如光耦隔離)、噪聲容限(>200mV)及傳輸速率(如RS-485達10Mbps)等規範(IEEE Std 1003.1-2017)。
David Patterson在《計算機組成與設計》中指出:"接口模塊通過抽象硬件差異,使CPU能夠統一訪問異構外設,是馮·諾依曼體系的關鍵擴展部件。"
該模塊的性能直接影響系統吞吐量(Throughput)與實時性(Latency),設計時需權衡傳輸帶寬(如PCIe 4.0的16GT/s)、功耗(動态功耗<100mW)及成本因素。
“微處理機系統接口模塊”是計算機或工業控制系統中連接不同組件或設備的關鍵部件,主要用于數據交互和功能擴展。以下是詳細解釋:
接口模塊是微處理機系統中實現部件間連接與通信的硬件或軟件單元,負責協調不同設備或子系統的數據傳輸與協議適配。例如,在工業自動化中,它可能用于連接傳感器與控制器,實現信號标準化處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如時序控制、中斷機制),可參考、4、5中關于接口功能和工作原理的說明。
氨基化芭比白氏塑膠保險費借款布局尺側腕伸肌腱鞘初始機器裝入代碼移動大量出汗滴流動力學方程多目的地協議釜式浮頭再沸器國泰塑膠公司接合體技術性失業抗癞露雷達範圍鄰苯二甲酸二癸酯磷石膏邁爾氏征買方設計标準名字定義排隊控制記錄淺黃色的生理經閉受控對象受溶解的雙六汽缸微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