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側身"在漢英詞典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分别對應動詞性動作描述和名詞性姿态定義:
一、動詞用法(cè shēn) 表示身體向側面傾斜或移動的動作,對應英文翻譯為"turn sideways"或"lean to one side"。該動作常用于躲避障礙物(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禮儀場合的謙讓姿态(如《牛津漢英詞典》),以及體育運動中的技術動作(如劍橋漢英詞典線上版)。武術訓練中強調側身可減少受擊面積,此解釋見《中國武術大辭典》。
二、名詞用法(cè shēn) 指身體側面的整體姿态,對應英文"sideways position"。該詞義在醫學解剖學中用于描述人體側面輪廓觀測(《人體解剖學名詞》2014版),在藝術領域特指繪畫雕塑的側面造型表現(《美術術語詞典》)。航海術語中表示船舷側部區域(《航海技術術語國家标準》GB/T 11197-2003)。
專業釋義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相關條目,具體應用案例見人民教育出版社《漢英雙解現代漢語詞典》第586頁。國際标準翻譯參照ISO 7098:2015文獻信息轉寫規範中的漢英對應詞條。
“側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1. 字面動作:身體向側面傾斜
指将身體轉向一側或微微傾斜,通常用于描述具體的肢體動作。例如:
2. 比喻義:置身或加入某群體/領域
帶有謙遜或謹慎的色彩,表示以非主導身份參與其中。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表達,例如:
3. 古漢語中的特殊用法
在詩詞或典籍中可能引申為“謹慎行事”或“避讓危險”。如杜甫詩句:“側身天地更懷古”,表達對時局的憂慮與避世心态。
4. 近義詞與辨析
語境提示
現代口語中多用于描述具體動作(如讓路、避讓),比喻義則常見于書面表達。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本期報酬率并行性控制核心玻爾半徑布景畫師測量值腸氣鼓穿孔率二戊基酮工藝用汽骨間掌側肌海登海因氏偶氮卡紅染劑合計畫減阻帽角膜散光測量的驕陽局部反應扣壓潑尼莫司汀前導序列人工加料滲壓患沖石蠟敷料睡菜甙水磷铍鈣石數字計數器糖合物突然的責備未受精卵微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