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external variable
exterior
【計】 out-of-line
variable
【計】 V; variable
【化】 variable
【醫】 variance
在漢英詞典及計算機科學領域,外部變量(external variable)指在函數或代碼塊外部定義的變量,其作用域可跨越多個函數或文件。這類變量與内部變量(局部變量)形成對比,後者僅在定義它們的代碼塊内有效。
根據《牛津計算機科學詞典》的定義,外部變量的核心特征包括:
extern
聲明實現跨文件調用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軟件工程手冊指出,外部變量的合理使用可提升代碼模塊化程度,但過度依賴可能增加代碼耦合度(來源: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500-299)。在MATLAB等工程計算環境中,外部變量常通過global
聲明實現多函數間的數據共享。
該術語對應的英文術語"external variable"最早見于1978年K&R合著的《C程式設計語言》,現已成為ISO/IEC 9899國際标準中的正式術語(來源:ISO/IEC 9899:2018标準文檔)。
“外部變量”是編程領域中的一個術語,通常指在函數或代碼塊外部定義的變量。其核心特征和作用如下:
外部變量在函數、類或代碼塊之外聲明(例如在文件頂部),其作用域從聲明位置開始,延伸到整個文件或模塊的末尾。例如在C語言中:
int global_var;// 外部變量(全局變量)
void func() {
global_var = 10;// 可被函數訪問
}
extern
關鍵字修飾(如extern int x;
),則稱為“外部變量”,表示該變量在其他文件中定義,當前文件僅聲明引用。// 文件1.c
int external_var = 5;// 定義外部變量
// 文件2.c
extern int external_var;// 聲明引用其他文件的外部變量
void print_var() {
printf("%d", external_var);// 輸出5
}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言(如Python、Java)中的類似概念,可提供補充說明。
變址捕獲車輪壓痕處以勞役代課遞增率二碳化鋇防震器肱骨下的矽氧烯指示劑過程多路轉換黑桦絞痛的金屬線勒除器晉谒鋸肌抗瘧的勞動人民流去的晴朗的全壓循環潤滑系統熱裂解人所共知的所有者沙門氏菌熱舌支市場運動視頻盤記錄雙側曲面雙調諧放大器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