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mage data compression
image
【計】 image; PICT; picture
【計】 compression of data; data compression
圖像數據壓縮(Image Data Compression)是指通過特定算法減少數字圖像文件大小的技術過程,其核心目标是在保持可接受視覺質量的前提下,高效存儲或傳輸圖像信息。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術語的詳細含義與技術要點:
圖象/圖像(Image)
中文“圖象”為“圖像”的異體字,對應英文Image,指由像素(位圖)或數學路徑(矢量圖)構成的視覺信息載體。
來源:國家标準《信息技術 詞彙》GB/T 5271.28-2001
數據壓縮(Data Compression)
指通過編碼技術消除數據冗餘(如空間冗餘、視覺冗餘),降低數據量的過程,英文為Data Compression。
來源:國際電信聯盟(ITU)術語庫
無損壓縮(Lossless Compression)
利用熵編碼(如霍夫曼編碼、LZW算法)精确還原原始數據,壓縮率通常為2:1至5:1,適用于醫學影像等需完整信息的場景。
來源:IEEE圖像處理彙刊(DOI: 10.1109/TIP.2003.819229)
有損壓縮(Lossy Compression)
通過離散餘弦變換(DCT)或小波變換消除人眼不敏感的細節,壓縮率可達50:1(如JPEG),廣泛用于網絡圖像傳輸。
來源:國際标準ISO/IEC 10918-1(JPEG)
來源:萬維網聯盟(W3C)WebP技術文檔
标準名稱 | 壓縮類型 | 典型應用場景 |
---|---|---|
PNG | 無損 | 網頁透明圖像 |
JPEG | 有損 | 數碼照片存儲 |
JPEG 2000 | 有損/無損 | 醫學影像存檔 |
HEIF | 有損 | 手機高效圖像封裝 |
術語注釋:中文“圖象數據壓縮”與“圖像數據壓縮”同義,英文統一表述為Image Data Compression。該技術依賴香農信息論(Shannon's Source Coding Theorem)實現最優編碼,其數學表達為:
$$ R geq H $$
其中$R$為編碼速率,$H$為信息熵。
圖像數據壓縮是通過減少數字圖像中的冗餘信息,以更高效的方式存儲和傳輸數據的技術。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圖像數據壓縮指用盡可能少的數據量表示圖像信息,同時保持可接受的視覺質量。主要目的包括:
冗餘類型
壓縮方法分類
| 類型 | 特點 | 常見算法 |
|------------|-----------------------------------|-----------------------|
|無損壓縮 | 完全恢複原始數據,壓縮比低(2:1~5:1) | 哈夫曼編碼、遊程編碼 |
|有損壓縮 | 部分信息丢失,壓縮比高(10:1~50:1) | JPEG(DCT)、MPEG |
計算公式為:
$$
text{壓縮比} = frac{text{原始數據量}}{text{壓縮後數據量}}
$$
例如,将10MB圖像壓縮為2MB,壓縮比為5:1。
主要用于數字攝影、視頻流媒體、醫學影像存儲、衛星遙感數據傳輸等領域,平衡存儲成本與信息完整性需求。
注:部分早期資料(如)提到“提高清晰度”可能存在表述偏差,實際壓縮可能降低細節但優化整體存儲效率。
阿蒙氏角丙酸纖維素不安全網不成功的系統不可删除字充氣造影照片出口側出勤津貼豆膽綠蛋白腐生格路賽丁交方差記錄面機能性陳舊倔強症空虛視野近視括號表示法瀝青的模型建立語言前端拒絕青黴素酰胺酶親凝集原質妊娠水疱生産人年示範水溶膠特許經紀人脫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