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cording surface
record; mark; register; account; memorize; report; take notes
【計】 design development record; posting; REC; record
【醫】 protocol; reading; register; registration
【經】 entry; keeping of record; mark; record; record keeping; records
face; surface; cover; directly; range; scale; side
【醫】 face; facies; facio-; prosopo-; surfac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記錄面”是一個具有特定技術含義的複合名詞,其核心釋義如下:
物理層面定義: 指數據存儲介質(如磁盤、光盤、磁帶)上專用于承載記錄信息的物理表面區域。該表面經過特殊處理(如磁性塗層、光敏染料、相變材料),允許通過磁頭、激光束等讀寫裝置進行數據的寫入(記錄)、讀取或擦除操作。例如,在硬盤驅動器中,每個盤片通常包含上下兩個記錄面(Surface),每個記錄面可獨立訪問。
邏輯層面定義: 在存儲技術語境中,“記錄面”亦可指代存儲介質中劃分出的邏輯數據層或分區,用于結構化存儲信息單元。例如,在光盤技術中,單面雙層(Single-Sided Dual-Layer, SSDL)光盤包含一個物理面但具有兩個邏輯記錄層(L0和L1),每層均為獨立的記錄面。
《牛津計算機詞典(第7版)》
定義“Recording Surface”為:“存儲設備中實際存儲數據的物理層,其特性決定了存儲密度與讀寫方式。”
來源:Oxford Dictionary of Computing, 7th ed., p. 412
《英漢雙解信息技術詞典》
将“記錄面”譯為“Recording Surface”,解釋為:“磁盤或光盤上塗覆磁性/光學材料的區域,通過磁化或燒蝕狀态變化記錄二進制數據。”
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p. 287
IEEE标準術語庫(IEEE Std 100)
定義“Recording Surface”為:“數據存儲介質的功能性界面,具備可通過指定技術改變物理狀态以表示數據的特性。”
來源:IEEE Standard Dictionary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Terms
存儲介質類型 | 記錄面特征 | 典型應用 |
---|---|---|
機械硬盤 (HDD) | 鋁合金/玻璃基闆+磁性塗層,多盤片多記錄面結構 | 數據中心、個人計算機 |
光盤 (CD/DVD/BD) | 聚碳酸酯基闆+反射層/記錄層,單面或多層設計 | 多媒體分發、檔案存儲 |
磁帶 (LTO) | 柔性聚合物帶基+金屬顆粒塗層,單面連續記錄 | 冷數據備份、大規模歸檔 |
專業注釋:在非技術語境中,“記錄面”可能被誤用為“記錄頁面”(如文檔的一頁),但嚴格術語定義需依據存儲工程規範。現代雲存儲技術雖無物理“面”概念,仍沿用該術語指代虛拟存儲層邏輯分區。
“記錄面”是由“記錄”和“面”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字的釋義綜合理解:
記錄(jìlù):
面(miàn):
結合搜索結果,“記錄面”通常有兩種解釋:
物理記錄介質
指用于存儲信息的物理表面,如磁盤、磁帶的記錄層,英文對應“recording surface”。這類“面”強調技術載體,常見于數據存儲領域。
記錄的某個方面或部分
在抽象語境中,可能指記錄的某一部分内容或特定視角。例如,研究報告中“經濟記錄面”可指與經濟相關的數據部分。
“記錄面”既可指具體的記錄載體表面,也可用于抽象表達中表示記錄的不同維度。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進一步了解“記錄”或“面”的詳細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