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avia cobaya; cavy; cobaya; guinea-pig
豚鼠(Guinea Pig)漢英詞典釋義與生物學解析
1. 中文名稱與英文對應
豚鼠(tún shǔ),英文名稱為“guinea pig”,學名Cavia porcellus,屬齧齒目(Rodentia)豚鼠科(Caviidae)。該名稱源于其外形似豬(“豚”指小豬),且叫聲類似豬的“咕噜”聲。英文名“guinea pig”可能與其16世紀經幾内亞(Guinea)貿易路線傳入歐洲有關。
2. 生物分類與形态特征
豚鼠為小型草食性哺乳動物,體長約20–25厘米,體重500–1500克。其頭部圓鈍,無尾,四肢短小,毛發形态分短毛、長毛(如秘魯品種)和無毛(如“Skinny Pig”品種)。牙齒結構符合齧齒類特征,門齒持續生長,需通過咀嚼纖維質食物磨牙。
3. 曆史與馴化
豚鼠原産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約公元前5000年被古秘魯文明馴化,作為食物與宗教儀式祭品。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引入歐洲,後逐漸成為全球性寵物和實驗動物。
4. 現代用途與科學貢獻
生物學研究中,豚鼠因與人類生理相似(如維生素C合成缺陷、過敏反應機制),被廣泛用于營養學、免疫學及藥物毒性測試,術語“guinea pig”由此衍生為“實驗對象”的代稱。
參考資料
豚鼠是一種常見的齧齒類哺乳動物,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其定義與特征:
一、基本定義 豚鼠(學名:Cavia porcellus)屬于哺乳綱齧齒目豚鼠科豚鼠屬。其别名衆多,包括荷蘭豬、天竺鼠、幾内亞豬等,但實際與豬無關,也非源自荷蘭或幾内亞。原産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由當地野生豚鼠馴化而來。
二、外形特征
三、生活習性
四、用途與飼養
五、詞源與别名 “豚鼠”一詞在古漢語中曾比喻弱小者(如元代文獻),後演變為動物學專稱。其别名“荷蘭豬”源于早期歐洲貿易誤傳,實際與荷蘭無關。
更多詳細分類及飼養指南可通過權威百科(如、8)獲取完整信息。
白喉棒狀杆菌噬菌體保管人的費用編排式傳輸并腦畸胎不合算不整齊花當年短代碼氟甲強的松龍過度奢侈活性電路解決麻煩問題的能手解悶計件價格可切的曼凱氏試驗碼頭棧單夢樣先兆磨菌器前列腺烷酸任選長度說明肉皮三角墊蝕的石灰氣純化收斂相位控制水礬鈾礦糖消化不良調理池瓦耳代爾氏帶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