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avia cobaya; cavy; cobaya; guinea-pig
豚鼠(Guinea Pig)汉英词典释义与生物学解析
1. 中文名称与英文对应
豚鼠(tún shǔ),英文名称为“guinea pig”,学名Cavia porcellus,属啮齿目(Rodentia)豚鼠科(Caviidae)。该名称源于其外形似猪(“豚”指小猪),且叫声类似猪的“咕噜”声。英文名“guinea pig”可能与其16世纪经几内亚(Guinea)贸易路线传入欧洲有关。
2. 生物分类与形态特征
豚鼠为小型草食性哺乳动物,体长约20–25厘米,体重500–1500克。其头部圆钝,无尾,四肢短小,毛发形态分短毛、长毛(如秘鲁品种)和无毛(如“Skinny Pig”品种)。牙齿结构符合啮齿类特征,门齿持续生长,需通过咀嚼纤维质食物磨牙。
3. 历史与驯化
豚鼠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约公元前5000年被古秘鲁文明驯化,作为食物与宗教仪式祭品。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引入欧洲,后逐渐成为全球性宠物和实验动物。
4. 现代用途与科学贡献
生物学研究中,豚鼠因与人类生理相似(如维生素C合成缺陷、过敏反应机制),被广泛用于营养学、免疫学及药物毒性测试,术语“guinea pig”由此衍生为“实验对象”的代称。
参考资料
豚鼠是一种常见的啮齿类哺乳动物,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其定义与特征:
一、基本定义 豚鼠(学名:Cavia porcellus)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其别名众多,包括荷兰猪、天竺鼠、几内亚猪等,但实际与猪无关,也非源自荷兰或几内亚。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由当地野生豚鼠驯化而来。
二、外形特征
三、生活习性
四、用途与饲养
五、词源与别名 “豚鼠”一词在古汉语中曾比喻弱小者(如元代文献),后演变为动物学专称。其别名“荷兰猪”源于早期欧洲贸易误传,实际与荷兰无关。
更多详细分类及饲养指南可通过权威百科(如、8)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