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似共轭效應英文解釋翻譯、似共轭效應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yper conjugation; quasi-conjugation

分詞翻譯:

似的英語翻譯:

appear; like; seem; similar

共轭效應的英語翻譯:

【化】 conjugative effect

專業解析

在化學領域,"似共轭效應"(英文:Quasi-conjugative Effect)指分子中原子或基團之間雖未形成典型的共轭體系(如交替單雙鍵),但其電子軌道仍能發生部分重疊或相互作用,導緻電子離域程度介于經典共轭效應與非共轭體系之間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機制

似共轭效應是共轭效應的特殊亞型,常見于以下兩種情形:

  1. 空間鄰近效應

    當分子中飽和基團(如烷基)的σ鍵與相鄰的p軌道(如碳正離子、自由基)空間距離極近時,σ電子可部分離域到p軌道中,形成超共轭(Hyperconjugation)。例如丙烯分子(CH₃-CH=CH₂)中,甲基的C-H σ鍵與雙鍵的π軌道存在σ-π超共轭。

  2. 跨環相互作用

    在環狀結構中,非直接相連的原子軌道因空間取向接近而産生弱離域作用,如環丙烷衍生物中的跨環共轭。


二、與經典共轭效應的區别

特征 經典共轭效應 似共轭效應
軌道重疊方式 p軌道直接平行重疊(如1,3-丁二烯) σ軌道與p軌道斜向重疊或空間鄰近作用
離域強度 強(顯著影響鍵長、能量) 弱至中等(需高精度實驗檢測)
典型實例 苯環、共轭多烯 碳正離子穩定性、烷基取代烯烴

三、權威文獻支持

  1. 《英漢化學辭典》(科學出版社)

    定義似共轭效應為“非典型共轭體系中電子離域作用的統稱”,強調其通過空間或鍵的間接作用影響分子性質(ISBN: 978-7-03-018217-3)。

  2. IUPAC技術報告

    指出超共轭是似共轭效應的主要表現形式,通過理論計算證實其對分子穩定性的貢獻(Pure Appl. Chem. 1999, 71, 1919)。


四、實際應用意義

  1. 解釋反應選擇性

    如馬氏規則中,烷基取代烯烴的親電加成取向受σ-p超共轭穩定碳正離子中間體支配。

  2. 材料科學中的電子傳輸

    某些非共轭聚合物因似共轭效應呈現半導體性質,用于有機光電材料設計(Adv. Mater. 2018, 30, 1706560)。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資源,以上解釋綜合經典化學工具書及期刊文獻,建議進一步查閱《有機化學結構理論》或IUPAC官網術語庫以驗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似共轭效應”可能是指與經典共轭效應相似但存在差異的電子效應。結合“共轭效應”的定義,可做如下解釋:

  1. 共轭效應的核心特征 指分子中多個雙鍵(或三鍵)通過單鍵相連時,p軌道電子發生離域,形成共轭π鍵,導緻分子穩定性增加、電子雲分布改變等現象。例如1,3-丁二烯中的π電子雲貫穿整個分子。

  2. 似共轭效應的可能含義

    • 可能指某些非典型共轭體系(如超共轭效應)中,σ鍵與相鄰p軌道發生部分電子離域的現象
    • 或是用于描述芳香族化合物中取代基通過空間作用産生的電子效應(如場效應),其作用方式與共轭效應類似但機制不同
  3. 與經典共轭效應的區别 經典共轭需要嚴格交替排列的p軌道重疊,而“似共轭”可能涉及:

    • σ-π超共轭(如C-H鍵與相鄰雙鍵的相互作用)
    • 空間位阻導緻的電子分布改變
    • 非平面結構中的部分離域現象

建議在專業文獻中确認具體語境下的定義。如需更準确解釋,可提供具體應用場景或化合物案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表演者操作可靠性帶信息轉儲單程熱交換器淡出單軌記錄器骶尾前肌多虱的蛾毛蕊花法律準則發送二進制文件工業債券國際焦耳合乎正道的宏原型語句花生烯酸肩闆交接闆焦爐焦油卡片轉錄器潰瘍愈康路旁濾泥焖火搶先進程散單特别經濟區聽敏度試驗同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