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神經動作電流英文解釋翻譯、神經動作電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nerve-action current

分詞翻譯:

神經的英語翻譯:

nerve
【醫】 nerve; nervi; nervus; neur-; neuro-

動作電流的英語翻譯:

【醫】 action current; action-current; nerve-action current

專業解析

神經動作電流(Nerve Action Current),在神經生理學領域,是指伴隨神經細胞(神經元)産生和傳導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時發生的跨膜離子流動所形成的瞬時電流。它是動作電位這一電信號在細胞膜上傳播時的電流表現形式。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

詳細解釋:

  1. 核心概念 - 動作電位: 神經動作電流的根源是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神經元在受到足夠強度的刺激(達到阈值)時,在細胞膜上産生的一種快速、短暫、可傳導的電信號變化。它表現為膜電位從靜息狀态(約-70mV)迅速去極化(變正)至峰值(約+30mV),隨後複極化(恢複負值)的過程。

  2. 電流的産生機制: 動作電位的産生和傳導依賴于細胞膜上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開放和關閉。當膜電位去極化達到阈值時:

    • 去極化期: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快速開放,大量鈉離子順濃度梯度和電梯度湧入細胞内,形成強大的内向電流(正電荷流入細胞)。這就是動作電位上升支的主要電流成分。
    • 複極化期: 鈉通道很快失活關閉,同時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開放,鉀離子順濃度梯度大量外流,形成外向電流(正電荷流出細胞)。這就是動作電位下降支的主要電流成分。 這種由鈉離子内流和鉀離子外流主導的跨膜離子移動,就是構成神經動作電流的物理基礎。
  3. 電流的性質:

    • 瞬時性: 神經動作電流是極其短暫的,通常隻持續幾毫秒,與動作電位的時程一緻。
    • 局部性: 在動作電位傳播過程中,電流在軸突(神經纖維)上呈現為局部回路電流。即在興奮點(去極化區域)與鄰近未興奮點(極化區域)之間形成局部電流,該電流刺激鄰近區域達到阈值,從而引發新的動作電位,實現信號的傳導。
    • 方向性: 電流的方向取決于動作電位在膜上的位置和傳播方向。在動作電位前沿(去極化區),主要是内向鈉電流;在動作電位後沿(複極化區),主要是外向鉀電流。
  4. 檢測與意義: 神經動作電流本身難以在體直接測量單個離子通道的電流(這需要膜片鉗技術)。但動作電位(即動作電流的整體效應)可以通過細胞外電極(如記錄神經幹複合動作電位)或細胞内電極記錄到。理解神經動作電流對于闡明神經信號傳導的基本原理、神經元的興奮性、以及許多神經系統疾病(如通道病)的機制至關重要。它是神經科學和生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

  5. 與動作電位的關系: 神經動作電流是動作電位産生的直接原因和伴隨現象。動作電位是膜電位變化的記錄,而這種電位變化的驅動力正是跨膜離子流動形成的動作電流。可以說,動作電流是“因”(離子流動),動作電位是“果”(電位變化記錄)。兩者密不可分,共同描述了神經電信號的本質。

參考資料:

  1.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 Jessell, T. M. (2000).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4th ed.). McGraw-Hill. (Chapter 9: Propagated Signaling: The Action Potential) - 标準神經科學教材,詳細闡述動作電位及離子電流機制。
  2. Purves, D., Augustine, G. J., Fitzpatrick, D., et al. (Eds.). (2018). Neuroscience (6th ed.). Sinauer Associates. (Chapter 3: The Neuronal Membrane at Rest; Chapter 4: The Action Potential) - 另一本權威教材,解釋局部電流回路和傳導。
  3. Hille, B. (2001).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 (3rd ed.). Sinauer Associates. - 關于離子通道功能的經典專著,深入解析動作電流的離子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神經動作電流是神經生理學中的概念,指神經細胞在興奮傳導過程中産生的生物電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神經動作電流是神經細胞膜在動作電位(電信號)産生時,由離子跨膜流動引發的電流變化。當神經元受到刺激,細胞膜對鈉、鉀離子的通透性改變,導緻膜電位從靜息狀态(内負外正)逆轉為去極化狀态(内正外負),這種電位差引發局部電流。

  2. 發現與研究 該現象由德國生理學家E.H.雷蒙于19世紀通過蛙神經實驗首次證實。他發現刺激神經時,肌肉電流強度變化與神經電活動同步,由此提出神經動作電流的存在,為電生理學奠定基礎。

  3. 傳導機制

  1. 與普通電流的區别 雖然名稱含“電流”,但本質是生物體内離子流動産生的微弱電信號(μA級),不同于物理學中金屬導體的電子流動。

注:需注意與電氣工程中的“動作電流”(設備故障時的保護性電流)區分,二者屬于不同領域概念。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闩奧林匹斯山鼻隆凸側管廚房廢棄物垂直應當前驅動器反衰退計劃複雜指令系統計算機高斯線型固态閘流體紅糖吼叫華僑商業銀行貨櫃碼頭貨站教條基本設計禁止船舶通行可分配固定費用淋巴管炎籠統子抵押絡合分離美國标準管螺紋全面調查團食品污染四川衛氏并殖吸蟲頭部形成味覺發汗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