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动作电流英文解释翻译、神经动作电流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nerve-action current
分词翻译:
神经的英语翻译:
nerve
【医】 nerve; nervi; nervus; neur-; neuro-
动作电流的英语翻译:
【医】 action current; action-current; nerve-action current
专业解析
神经动作电流(Nerve Action Current),在神经生理学领域,是指伴随神经细胞(神经元)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时发生的跨膜离子流动所形成的瞬时电流。它是动作电位这一电信号在细胞膜上传播时的电流表现形式。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
- 神经 (Shénjīng): Nerve
- 动作 (Dòngzuò): Action (在此语境下指生物电信号的快速变化事件)
- 电流 (Diànliú): Current (指电荷的定向流动)
- 因此,神经动作电流 (Shénjīng Dòngzuò Diànliú) 对应的英文术语即为Nerve Action Current。
详细解释:
-
核心概念 - 动作电位:
神经动作电流的根源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在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达到阈值)时,在细胞膜上产生的一种快速、短暂、可传导的电信号变化。它表现为膜电位从静息状态(约-70mV)迅速去极化(变正)至峰值(约+30mV),随后复极化(恢复负值)的过程。
-
电流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依赖于细胞膜上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值时:
- 去极化期: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快速开放,大量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和电梯度涌入细胞内,形成强大的内向电流(正电荷流入细胞)。这就是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主要电流成分。
- 复极化期: 钠通道很快失活关闭,同时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大量外流,形成外向电流(正电荷流出细胞)。这就是动作电位下降支的主要电流成分。
这种由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主导的跨膜离子移动,就是构成神经动作电流的物理基础。
-
电流的性质:
- 瞬时性: 神经动作电流是极其短暂的,通常只持续几毫秒,与动作电位的时程一致。
- 局部性: 在动作电位传播过程中,电流在轴突(神经纤维)上呈现为局部回路电流。即在兴奋点(去极化区域)与邻近未兴奋点(极化区域)之间形成局部电流,该电流刺激邻近区域达到阈值,从而引发新的动作电位,实现信号的传导。
- 方向性: 电流的方向取决于动作电位在膜上的位置和传播方向。在动作电位前沿(去极化区),主要是内向钠电流;在动作电位后沿(复极化区),主要是外向钾电流。
-
检测与意义:
神经动作电流本身难以在体直接测量单个离子通道的电流(这需要膜片钳技术)。但动作电位(即动作电流的整体效应)可以通过细胞外电极(如记录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或细胞内电极记录到。理解神经动作电流对于阐明神经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及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通道病)的机制至关重要。它是神经科学和生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
与动作电位的关系:
神经动作电流是动作电位产生的直接原因和伴随现象。动作电位是膜电位变化的记录,而这种电位变化的驱动力正是跨膜离子流动形成的动作电流。可以说,动作电流是“因”(离子流动),动作电位是“果”(电位变化记录)。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描述了神经电信号的本质。
参考资料:
-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 Jessell, T. M. (2000).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4th ed.). McGraw-Hill. (Chapter 9: Propagated Signaling: The Action Potential) - 标准神经科学教材,详细阐述动作电位及离子电流机制。
- Purves, D., Augustine, G. J., Fitzpatrick, D., et al. (Eds.). (2018). Neuroscience (6th ed.). Sinauer Associates. (Chapter 3: The Neuronal Membrane at Rest; Chapter 4: The Action Potential) - 另一本权威教材,解释局部电流回路和传导。
- Hille, B. (2001).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s (3rd ed.). Sinauer Associates. - 关于离子通道功能的经典专著,深入解析动作电流的离子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神经动作电流是神经生理学中的概念,指神经细胞在兴奋传导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神经动作电流是神经细胞膜在动作电位(电信号)产生时,由离子跨膜流动引发的电流变化。当神经元受到刺激,细胞膜对钠、钾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导致膜电位从静息状态(内负外正)逆转为去极化状态(内正外负),这种电位差引发局部电流。
-
发现与研究
该现象由德国生理学家E.H.雷蒙于19世纪通过蛙神经实验首次证实。他发现刺激神经时,肌肉电流强度变化与神经电活动同步,由此提出神经动作电流的存在,为电生理学奠定基础。
-
传导机制
- 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导时,已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
- 电流方向:膜外从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则相反,形成电流回路。
- 突触间的信息传递则依赖神经递质而非电流,属于化学传导。
- 与普通电流的区别
虽然名称含“电流”,但本质是生物体内离子流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μA级),不同于物理学中金属导体的电子流动。
注:需注意与电气工程中的“动作电流”(设备故障时的保护性电流)区分,二者属于不同领域概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变体部分标记位中断翅管冷凝器齿轨铁路等分部分碟封式三极管碟形多孔板第一产程反应分子数废物蒸馏过量装载静电绘图机金属模生铁绝佳的可靠电能领航员磷脂酰丝氨酸罗马尼亚例伊卖报人帕弗利克氏褶丘砂软失真曲线赛艇少数的设计相异性守约塑泥外形模型伪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