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udit law; auditing law; law of audit
審計法(Audit Law)的漢英詞典釋義與法律解析
審計法是國家制定的規範審計機關組織、職責、權限及審計程式的法律規範總稱,核心在于監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其調整對象包括政府預算執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等公共資金使用情況,旨在維護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
"Audit Law establishes the legal framework for state audit institutions to supervise public funds."
(來源:National Audit Office of China, Audit Law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審計主體(如國家審計署)、程式及處罰均需依法設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2條明确審計機關對公共資金的監督權 。
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審計,違者可追究法律責任(《審計法》第43條)。
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幹涉(《審計法》第5條)。
(注:為保障信息權威性,以上引用均來自立法機關及監管部門官方公開文件,未提供第三方鍊接以避免失效風險。)
審計法是國家規範審計活動的基礎性法律,其核心在于調整審計關系、強化監督職能。以下從不同維度詳細解釋:
廣義概念
泛指調整審計關系的所有法律規範總和,涵蓋國家審計、内部審計和社會審計三個領域。法律形式包括憲法、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國務院行政法規及地方性法規等。
狹義概念
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最初于1994年8月31日通過,後經2006年、2021年兩次修正,最新版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現行法律共七章五十四條,主要框架包括:
通過賦予審計機關核查賬目、封存資料等權限,強化對公權力的制約,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免疫系統”。例如,2021年修正新增對國有資源、生态環境等領域的審計覆蓋,體現監督範圍的擴展。
如需了解具體條款或最新修訂細節,可參考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的官方文件。
按約定承擔阿樸阿托品被繼承人的擔保書壁壘菜青唇縫術出線匣彈性扣押權炖熟的水果二烯丙基氨腈分光儀撫養子女改進型兩位編碼個人識别碼過渡截面劫獄兩極整流管列席模态集結袢狀小葉配比容器平底卧式圓筒形罐三鹵化二芳胂僧帽瓣梗阻手控自動開關碩大無朋甜莢豆膠同居義務萬能吸附劑微觀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