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yrochlore; pyrochlorite
燒綠石(Pyrochlore)是一種複雜的氧化物礦物,其名稱源于希臘語“pyr”(火)和“chloros”(綠色),指礦物在加熱後呈現的典型綠色光澤。在礦物學體系中,其化學式通常表示為$$(Ca,Na)_2Nb_2O_6(OH,F)$$,屬于立方晶系,晶體多呈八面體或立方體形态,莫氏硬度為5-5.5,常見顔色包括黑色、棕褐色及深綠色。
該礦物在工業領域具有重要價值,主要作為铌(Nb)和稀土元素的重要來源,廣泛應用于電子陶瓷、核廢料封裝材料及高溫合金制造。根據國際礦物學協會(IMA)分類标準,燒綠石族礦物包含20餘種變體,其成分差異取決于鈣、鈉、稀土元素的比例及氟、羟基的取代情況。
地質成因方面,燒綠石主要産于碳酸岩、堿性岩及與偉晶岩相關的礦床中,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聖奧諾雷礦床、俄羅斯科拉半島的洛沃澤羅岩體均為全球知名産區。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可準确鑒别其與類似礦物锆石、鈣钛礦的結構差異。
參考文獻:
燒綠石(Pyrochlore)是一種複雜的氧化物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燒綠石化學式為$text{CaNb}_2text{O}6text{F}$,又稱黃綠石。其成分通式為$text{A}{2-x}text{B}_2text{X}_7$,理論組成包括$text{Na}_2text{O}$(8.52%)、$text{CaO}$(15.41%)、$text{Nb}_2text{O}_5$(73.05%)及氟(5.22%)。铌常被钽替代,形成與細晶石的類質同象系列,并含稀土、鈾、钍等元素。
在中國民間,燒綠石也被稱為“綠翠石”,歸類為古玩玉石,但需注意其放射性風險。
燒綠石是一種兼具經濟價值與地質研究意義的礦物,其成分複雜且具放射性,需專業處理。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礦物學資料或地質數據庫。
飽和石腦油便桶波導衰減器成交感細胞次醋酸鋁溶液倒錯性膝反射道德頹廢動脈醇二磷族元素化物二十面體物相反射碼非洲圍涎樹皮夫或妻負輸入正輸出高低音揚聲器工廠驗收考核規範哈密爾頓圈價格波動控制據報導報告可靠運行臨界通路算法餾出原料之裂化囊樣間隙歐甘草人格大減等時間反射雙蒽私人個體套領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