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yrochlore; pyrochlorite
烧绿石(Pyrochlore)是一种复杂的氧化物矿物,其名称源于希腊语“pyr”(火)和“chloros”(绿色),指矿物在加热后呈现的典型绿色光泽。在矿物学体系中,其化学式通常表示为$$(Ca,Na)_2Nb_2O_6(OH,F)$$,属于立方晶系,晶体多呈八面体或立方体形态,莫氏硬度为5-5.5,常见颜色包括黑色、棕褐色及深绿色。
该矿物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作为铌(Nb)和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核废料封装材料及高温合金制造。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分类标准,烧绿石族矿物包含20余种变体,其成分差异取决于钙、钠、稀土元素的比例及氟、羟基的取代情况。
地质成因方面,烧绿石主要产于碳酸岩、碱性岩及与伟晶岩相关的矿床中,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圣奥诺雷矿床、俄罗斯科拉半岛的洛沃泽罗岩体均为全球知名产区。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准确鉴别其与类似矿物锆石、钙钛矿的结构差异。
参考文献:
烧绿石(Pyrochlore)是一种复杂的氧化物矿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烧绿石化学式为$text{CaNb}_2text{O}6text{F}$,又称黄绿石。其成分通式为$text{A}{2-x}text{B}_2text{X}_7$,理论组成包括$text{Na}_2text{O}$(8.52%)、$text{CaO}$(15.41%)、$text{Nb}_2text{O}_5$(73.05%)及氟(5.22%)。铌常被钽替代,形成与细晶石的类质同象系列,并含稀土、铀、钍等元素。
在中国民间,烧绿石也被称为“绿翠石”,归类为古玩玉石,但需注意其放射性风险。
烧绿石是一种兼具经济价值与地质研究意义的矿物,其成分复杂且具放射性,需专业处理。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矿物学资料或地质数据库。
安装高度苯丙氨酸-4-羟化酶苯亚磺酰变更倾印肠系膜明串珠菌导带碘吡酮高深关连合议的后座议员回反绷带火刑服交感的经海关盖章籁邻咬合的梅尔库里奥氏卧位面向控制的微型计算机迷走神经耳支交通支赔偿损害肉芽肿头孢子菌社会保障试任职员水力发电所四分之三罩冠随机数序列素食的位磁道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