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ipsesis; dipsosis
be apt to; be good at; friendly; good; kind; perfect; properly
thirsty; yearningly
善渴(shàn kě)是中醫典籍中描述病理性多飲的術語,對應現代醫學概念中的煩渴或多飲症(Polydipsia)。其核心含義如下:
病理性口渴
指非因環境或生理需求引發的持續性、難以緩解的口渴感,常伴隨大量飲水仍不解渴的症狀。
來源:《黃帝内經·素問》載:“善渴而飲多者,病在肺腎。”(《氣厥論篇》)
與消渴病關聯
作為“消渴病”(類似現代糖尿病)的典型症狀之一,古籍中常描述為“善食易饑,善渴多飲”。
來源: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之人,善渴引飲,小便頻數。”
定義
指因生理或病理原因導緻的口渴感異常增強,需區分于生理性口渴。
來源:《牛津醫學詞典》(Oxford Medical Dictionary)定義:“Polydipsia: abnormal thirst.”
常見病因
來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指南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年. 查看摘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線上閱讀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ISBN 978-0198836618
“善渴”是中醫術語,指以頻繁口渴、多飲為主要特征的病理狀态,常見于消渴病(類似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以下是詳細解釋:
“善渴”由“善”(頻繁、易發)和“渴”(口渴)組成,字面意為“容易口渴”或“頻繁口渴”。在中醫語境中,它特指因體内津液代謝異常導緻的持續性口渴,常伴隨多飲、多尿等症狀。
消渴病範疇
善渴是消渴病的典型表現之一。根據《醫學文選》記載,消渴病分為上、中、下三消,其中“中消”以“善渴善饑”為特點,即頻繁口渴與食欲亢進并存,多因脾胃燥熱、津液耗傷引起。
病因與病機
中醫認為,善渴與肺、胃、腎三髒功能失調相關。例如:
傳統中醫常用清熱生津、滋陰潤燥的方劑緩解善渴。例如:
善渴的現代醫學對應症狀可見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表現為異常口渴、多飲多尿。若長期存在此類症狀,建議結合現代醫學檢查明确病因。
“善渴”可譯為“dipsesis”或“excessive thirst”,但需注意其特指中醫病理狀态,與普通口渴(thirsty)不同。
提示:若出現持續性異常口渴,建議及時就醫排查代謝性疾病。
阿裡特暗光邊際欲望多嘴恩鐮刀菌素發運費用分子内能量傳遞行波傳送進位灰球菌素靜态内存決口菌陳蒿矩陣語言居住甲闆聯立爐蒙蒙亮男尿道下部平滑圖象全局計時散亂雜音篩選的售類流行性卡他雙精受精雙聚焦質譜儀水的硬度塑膠制品钛射線調查部門土地管轄往來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