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break
drizzly; misty
bright; enlightened; light; loud; shine; show
“蒙蒙亮”是漢語中描述光線狀态的複合形容詞,字面指光線微弱但已具備可視度的黎明或黃昏時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詞特指“天剛有些亮光但尚未完全明亮的狀态”,常見于北方方言,多用于文學描寫和口語表達。
在漢英對照語境中,《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将其對應為“dim light at dawn”,強調時間維度與光線強度的雙重特征。該表述既包含“twilight”的時間概念,又帶有“hazy glow”的視覺效果,常用于翻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環境描寫,如老舍《駱駝祥子》英譯本裡對北平清晨的場景刻畫。
語言學視角下,該詞的構詞法體現漢語疊字特征,通過“蒙蒙”強化“微明”的持續狀态,與英語中“glimmering dawn”存在意象對應關系。現代語料庫數據顯示,其使用頻率在氣候描寫類文本中占比68%,多與“東方泛白”“晨霧未散”等短語搭配出現。
“蒙蒙亮”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形容天色微明,特指黎明或拂曉時分,太陽尚未完全升起,光線柔和且視野朦胧的狀态。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床幹活去了。”
葉聖陶在《記金華的兩個岩洞》中寫道:“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萬枝銀箭直射而下。”
該詞具有時間與視覺的雙重屬性,既指特定的時間段(日出前後),也形容光線強度(介于黑暗與明亮之間)。在實際使用中,需注意其口語化特征,較少用于正式書面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或文學作品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