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igh limit of tolerance
在工程制造與機械設計領域,"上限公差"(Upper Limit Tolerance)指零件尺寸允許偏離設計值的最大正向偏差值。該術語對應的英文表達為"Upper Deviation"或"Positive Tolerance Limit",根據ISO 286-1:2010國際标準定義,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T{upper} = L{max} - L{nom} $$ 其中$L{max}$為最大極限尺寸,$L_{nom}$為名義尺寸。
中國國家标準GB/T 1800.1-2020《産品幾何技術規範(GPS)》明确指出,上限公差的設定需考慮裝配功能需求、加工工藝能力及檢測可行性三個核心要素。例如軸類零件與孔配合時,上限公差直接影響間隙配合或過盈配合的松緊程度。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 Y14.5-2018标準通過公差帶示意圖對此有可視化诠釋:在尺寸标注中,上限公差通常标注在名義尺寸的右上方位置,與下限公差共同構成完整的尺寸公差範圍。這種标注方式在汽車發動機缸體加工、航空緊固件制造等領域具有普遍應用。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768-1:1989将通用公差等級細分為f/m/c/v四個級别,其中f級(精密級)的上限公差範圍比m級(中等級)縮小約40%,該分級制度為全球90%以上的機械圖紙所采用。
在工程制造領域,上限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許的最大偏差值,即實際尺寸可超出标準尺寸的最大範圍。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概念
上限公差(Upper Tolerance)與下限公差共同構成尺寸允許的變動範圍。例如圖紙标注“60(+0.045 -0.000)”時,标準尺寸為60,上限公差+0.045表示最大允許尺寸為60.045。
數學表達
上限值計算公式為:
$$text{上限值} = text{基本尺寸} + text{上偏差}$$
如基本尺寸60,上偏差+0.045,則上限值為60.045。
平衡成本與精度
設置合理的上限公差可避免過度追求加工精度,降低生産成本。例如,允許微小偏差可減少精密機床的使用頻率。
保證裝配兼容性
在機械制造中,控制上限公差能确保零件與其他部件的配合度,避免因尺寸過大導緻無法安裝。
術語 | 定義 | 示例(基本尺寸60) |
---|---|---|
上限公差 | 允許的最大尺寸偏差 | +0.045 → 上限值60.045 |
下限公差 | 允許的最小尺寸偏差 | -0.000 → 下限值60.000 |
尺寸公差 | 上限與下限的差值(絕對值) | 0.045 - (-0.000) = 0.045 |
提示:實際應用中需結合行業标準(如ISO 2768)和具體工況設定公差值。
按成本要素計算的國民生産總值氨基化氰胞磷膽堿避稅布-希二氏運動初始屬性碘硫酸鹽發梯度分别複合流量計富蘭克耳激子接觸鍍金可變碳阻饋穿擴散因子拉伸速率淚阜窩亂七八糟脈沖床吸附脈沖雜音摩擦效應魔窟青菜失讀適應特性使用格式時運束手調用程式塊同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