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上貝氏體英文解釋翻譯、上貝氏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igh bainite; upper bainite

分詞翻譯:

上的英語翻譯:

ascending; go to; go up; previous; submit; superior; upper
【醫】 ept-; hyper-; super-; supra-; sur-

貝氏體的英語翻譯:

【化】 bainite

專業解析

上貝氏體(Upper Bainite)是鋼中貝氏體相變形成的一種中溫轉變組織,其英文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為"upper bainite"。該顯微組織由英國冶金學家Edgar C. Bain于1930年代首次系統描述。

從金屬學角度分析,上貝氏體形成溫度範圍為350-550°C,其典型特征表現為在光學顯微鏡下的羽毛狀結構。這種組織由平行排列的闆條狀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其中碳化物主要分布在鐵素體闆條之間。相較于下貝氏體,上貝氏體的硬度較低(通常為35-45 HRC),但具有更好的韌性。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的公開資料顯示,上貝氏體的形成機制遵循擴散型相變規律。在等溫轉變過程中,碳原子通過長程擴散重新分布,導緻鐵素體和滲碳體的協同生長。這種獨特的組織結構使其在彈簧鋼、軸承鋼等工程材料中得到重要應用。

根據國際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最新研究,上貝氏體與下貝氏體的核心區别體現在碳化物分布形态:前者碳化物呈連續層狀分布于鐵素體晶界,後者碳化物則以離散顆粒形式存在于鐵素體内部。這種結構差異直接導緻兩者在耐磨性和抗疲勞性能上的顯著區别。

網絡擴展解釋

上貝氏體是鋼在特定溫度範圍内通過貝氏體轉變形成的一種複相組織,具有獨特的結構和性能特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形成條件

上貝氏體是過冷奧氏體在350~550℃溫度區間内等溫轉變的産物。其形成需要較大的冷卻速度,使奧氏體過冷至中溫區域後發生非平衡相變,最終形成由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羽毛狀組織。

2.組織結構

3.性能特點

4.應用與生産建議

工業中通常避免生成上貝氏體,因其韌性不足可能影響材料可靠性。通過控制冷卻速率或調整成分,可優先獲得韌性更優的下貝氏體(形成溫度低于350℃)。

5.與其他組織的區别

如需進一步了解貝氏體轉變的顯微圖像或熱處理工藝,可參考、6、12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參看唇瘡疹大海撈針大話等張的颠覆者訂購貨品紅外線火焰機踏車極限檢驗聚氨酯光亮劑局限性纖維性骨營養不良糠秕馬拉色氏黴菌闊颌狀态賴氨甲四環素磷砒酯密封艙腦池種瘧療法疲勞定律軟脂酸鹽或酯商業行會舌下片十進制定位十一烷酸台羅德氏溶液鐵磁材料通信轉接部件通用審計方案凸緣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