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dundance; redundant code
busyness; full of trivial details; redundant; superfluous
【計】 excess code
冗餘碼(Redundancy Code)在通信與數據存儲領域中指為原始數據添加的額外校驗信息,用于檢測或糾正傳輸/存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增加數據冗餘度來提升系統的可靠性。以下是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中文:冗餘碼 (Rǒngyú Mǎ)
英文:Redundancy Code
音标:/rɪˈdʌndənsi koʊd/
釋義:在信息編碼中主動添加的非必要數據位,通過特定算法生成,用于錯誤控制。
技術原理
基于編碼理論(如海明碼、循環冗餘校驗碼),通過數學運算(如多項式除法)生成校驗位,附加到原始數據後形成完整傳輸幀。接收端通過重新計算校驗位驗證數據完整性。
錯誤檢測
錯誤糾正
領域 | 應用實例 | 冗餘碼類型 |
---|---|---|
數據通信 | 5G NR物理層控制信道 | Polar碼、LDPC碼 |
存儲系統 | RAID陣列磁盤容錯 | 奇偶校驗碼 |
數字媒體 | QR碼抗污損恢複 | Reed-Solomon碼 |
航空航天 | 深空通信抗輻射幹擾 | 卷積碼+交織技術 |
國際标準
IEEE 802.3标準(以太網)規定CRC-32為幀校驗序列算法 。
來源:IEEE Xplore
學術著作
《Error Control Coding: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S. Lin, D. J. Costello)系統闡述冗餘碼的數學基礎與設計方法。
來源:Pearson Education, ISBN 978-0130426727
行業白皮書
3GPP TS 38.212協議定義5G冗餘碼結構,确保高可靠性低時延傳輸 。
來源:3GPP官網
冗餘碼雖提升可靠性,但需付出額外代價:
注:引用鍊接有效性截至2025年7月31日驗證。學術文獻及标準編號可供讀者進一步溯源。
冗餘碼是一種通過增加超出必要信息量的符號或信號來實現特定功能的編碼技術,主要應用于數據加密和差錯校驗領域。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冗餘碼利用糾錯碼的編碼原理,在原始數據中加入大量冗餘信息。其核心特點是符號數量多于信息表達的最低需求,例如通過循環冗餘校驗(CRC)或海明碼等方式,增強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需注意與代碼冗餘(編程中不必要的重複代碼)和語言冗餘(表達中的重複成分)區分。冗餘碼是主動設計的功能性冗餘,而非被動産生的低效内容。
如需了解具體編碼算法(如CRC計算流程)或技術發展動态,可參考來源完整内容。
邊緣剝脫性舌炎不等軸的不講明的承兌多列毛腭咽縫術賦值語句季節性線路矩形有限元矩陣分塊顆粒放大魁偉的拉格朗日量龍蝦子青蛋白螺旋撥塞器鹿銜草氯唑青賣花女美紫衛矛鎳鐵合金強行的切口深烙術親子異形上卡孔區社會主義疏相四節構造訴訟通知塔轉子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