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起球現象英文解釋翻譯、起球現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illing effect

分詞翻譯:

起的英語翻譯:

appear; get up; remove; rise
【醫】 origin

球的英語翻譯:

ball; globe; orb; sphere; the earth
【醫】 ball; balloon; bulb; bulbi; bulbo-; bulbus; globi; globus; glomera
glomus; orb; sphaer-; sphaero-; sphere; sphero-

現象的英語翻譯:

phenomenon; appearance
【化】 phenomenon
【醫】 phenomenon
【經】 phenomenon

專業解析

起球現象(Pilling)指紡織品表面因摩擦、洗滌等外力作用導緻纖維斷裂或糾纏,形成球狀或顆粒狀凸起的質量缺陷。該現象常見于天然纖維(如羊毛)與合成纖維(混紡織物)中,是紡織品耐用性和美觀度的重要評價指标。

核心機制與影響因素

  1. 纖維特性:短纖維(如棉)比長纖維(如蠶絲)更易起球。合成纖維(如滌綸)因強度高,斷裂後易形成持久毛球(來源: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 織物結構:針織物比梭織物起球概率高30%-50%,因線圈結構更易釋放纖維(來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3. 外力作用:ASTM D3512标準證實,模拟摩擦500次後,起球等級下降1-2級(來源:ASTM International)。

行業防治标準

中國國家标準GB/T 4802.1-2008《織物起球試驗方法》采用馬丁代爾法,将起球程度分為5級,4級以上為合格品(來源: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國際羊毛局(IWS)則通過「純羊毛标志」認證,要求精紡羊毛衫起球等級≥3.5級(來源:The Woolmark Company)。

消費者識别技巧

購買時可查看吊牌是否标注「抗起球處理」,并優先選擇絲光棉、精梳棉或萊賽爾纖維混紡産品。護理時建議冷水手洗,避免烘幹機高溫摩擦(來源: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

網絡擴展解釋

起球現象是指衣物或織物表面因摩擦導緻纖維松散、纏繞并形成球狀顆粒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形成過程

起球是織物表面纖維因外力摩擦、拉伸或洗滌後,短纖維從紗線中脫落并卷曲纏繞,逐漸形成可見毛球的過程。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 起毛:纖維末端因摩擦從紗線中拉出,形成毛茸;
  2. 糾纏:松散的纖維通過靜電吸附和摩擦進一步纏繞;
  3. 成球:纏結的纖維形成緊密球狀顆粒,附着在織物表面。

二、主要原因

  1. 纖維特性

    • 短纖維(如滌綸、羊毛)更容易被拉出紗線;
    • 纖維強度高、彈性好的材質(如化纖)不易斷裂,更易纏結成球。
  2. 織物工藝

    • 紗線撚度松散的織物結構更易起球(如蓬松絨線);
    • 表面粗糙或毛羽較多的面料摩擦時更易釋放纖維。
  3. 外部因素

    • 頻繁摩擦(如袖口、袋口與皮膚或其他衣物接觸);
    • 不當洗滌(長時間機洗、高溫水或強力洗滌劑損傷纖維)。

三、預防與改善措施

  1. 選擇面料:優先選用長纖維材質(如精梳棉)或高撚度紗線織物;
  2. 減少摩擦:避免與粗糙表面頻繁接觸,穿着時分層搭配光滑内襯;
  3. 正确護理:使用中性洗滌劑、冷水輕柔手洗,翻面晾曬;
  4. 工具處理:已起球的衣物可用毛球修剪器或寬膠帶去除。

四、常見誤區

如需進一步了解起球測試标準或具體面料護理方法,可參考紡織檢測類資料(如、)。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報告者貝奈特氏大體倍增器放大因數不設防的城市操縱索引場鐵心超密封型膽固醇裂隙電化學梯度締合離子抖顫冠面合金國庫黑粉菌酸角膜後彈力層炎礦質硫黃糧芋螺槳烷氯化樟腦普通工資驅蟲土荊芥三糖酶繩錘舌龈角嗜酸性白細胞實線水權數字搗弄算術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