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elictual claim
【經】 act of tort; delict
cause; lead to; create; draw forth; effect; engender; invoke
【經】 spark
creditor's rights
【經】 claim; creditor's rights; financial claim; obligation right
right in personam; right of creditor
在漢英法律詞典視角下,"侵權行為引起的債權"(Obligation Arising from Tortious Act)指因行為人違反法律義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而産生的一種特定債權債務關系。其核心要素包括:
侵權行為(Tort)
指行為人因過錯(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或雖無過錯但法律規定應承擔責任的行為(如《民法典》第1165條)。其要件包含:違法性、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及主觀過錯(無過錯責任除外)。
債權内容(Content of Obligation)
侵權行為人(債務人)負有賠償損失、停止侵害等義務,受害人(債權人)享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具體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
第1165條确立過錯責任原則,第1184條明确財産損失計算标準(全國人大,2020)。
《元照英美法詞典》定義
"Tort"被界定為"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對他人人身或財産造成的可訴訟損害",産生賠償請求權(法律出版社,2003)。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細化賠償範圍(法釋〔2022〕14號)。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20.
: 薛波主編. 《元照英美法詞典》. 法律出版社, 2003.
: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 2022.
侵權行為引起的債權,是指因侵害他人合法權益而産生的法定債權債務關系。以下從定義、構成要件、法律特征等方面綜合解釋:
侵權行為引起的債權(即侵權行為之債),是因行為人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産權等合法權益時,依法在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形成的損害賠償權利義務關系。其本質是法律強制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屬于法定之債(區别于合同等意定之債)。
根據民法理論,侵權行為之債的成立需滿足以下條件:
類型 | 産生依據 | 義務來源 | 典型形式 |
---|---|---|---|
侵權行為之債 | 法定(違法行為) | 法律強制規定 | 人身/財産損害賠償 |
合同之債 | 意定(合法協議) | 當事人約定 | 買賣、租賃等合同履行 |
無因管理之債 | 法定(善意管理) | 法律公平原則 | 必要費用償還請求權 |
我國《民法典》将侵權行為之債納入債權體系,與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并列為債的發生原因。其法律後果體現為受害人可向侵權人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
注:侵權行為通常不直接侵害債權(如合同權利),主要針對物權、人身權等絕對權。若需進一步了解特殊侵權類型,可參考《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相關規定。
超聲納光栅常數差壓隔膜癫狂動脈發育過度二韻腳放射性上皮炎反訴的反應素分辨能力高頻電透熱法鉻酸銀管溝焊縫寬度橫向記錄法化學冷卻呼吸面假破傷風梭狀芽胞杆菌寄生物原的眶上切迹利伯氏視神經萎縮名義上的價格模糊不清的倩氣冷片軟件系統嗜曙紅細胞素質石英晶體順位剔除桶槽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