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禽龍英文解釋翻譯、禽龍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iguanodon

分詞翻譯:

禽的英語翻譯:

birds

龍的英語翻譯:

dragon; imperial

專業解析

禽龍(Iguanodon)的漢英詞典釋義與科學解析

一、中文命名釋義

“禽龍”是恐龍學名Iguanodon 的音譯兼意譯詞:

二、英文學名構成與含義

英文名Iguanodon 由三部分構成:

  1. Iguana(鬣蜥):因其牙齒結構與現代鬣蜥相似;
  2. -odon(牙齒):希臘詞根,強調齒列特征;
  3. 全名直譯為“鬣蜥的牙齒”(Iguana-tooth),由英國地質學家吉迪恩·曼特爾 于1825年命名 。

三、核心特征與科學定義

禽龍是鳥腳類恐龍的代表屬,具有以下關鍵鑒定特征:

  1. 拇指釘狀刺:前肢第一指特化為尖銳骨刺,可能用于防禦或覓食;
  2. 齒列結構:颌部具雙層替換齒系,適應咀嚼硬質植物(早白垩世植被演化證據);
  3. 運動模式:四足/二足交替行走,掌骨結構支持半直立姿态 。

四、曆史意義與科學價值

禽龍是最早被科學描述的恐龍之一:


權威參考資料

  1. 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 禽龍命名曆史
  2. 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 解剖特征分析
  3. 《古脊椎動物學雜志》: 運動模式研究
  4. 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 伯尼薩特化石群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禽龍(學名:Iguanodon,意為“鬣蜥的牙齒”)是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一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屬于禽龍類演化支。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特征

  1. 形态與體型
    身長約9-10米,直立高度約4-5米,體重可達7噸。其前肢拇指演化出尖釘狀結構,可能用于防禦掠食者;後肢粗壯,尾巴粗重以保持平衡。頭部前端有骨質喙,颌部密布利齒,適合咀嚼植物。

  2. 運動方式
    通常以兩足行走,但前肢結構顯示也可四足行動。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35公裡。

二、生存年代與分布

三、生态與習性

四、科學意義

禽龍是最早被科學描述的恐龍之一(1822年發現于英國),其研究為恐龍分類學奠定了基礎。它與梁龍、林龍共同定義了早期恐龍研究的框架。

注:不同資料來源對部分細節(如生存時期)存在差異,建議參考古生物學權威文獻進一步驗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失敗控制安息香肟邊界高度不通接應變規償還能力承認和批準行為成組抽樣單位帶夾大牙密螺旋體等比對數平均溫差獨立型惡念伏雷登氏征複置固定床層反應設備鹼儲量镓酸經肢節的即期現金報酬露天堆貨場氯化钯铵平定者輕狂躁的燃燒閃鋅礦水楊酸甲基安替比林碳酸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