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ight concrete; lightweight concrete
輕質混凝土(Lightweight Concrete)是以輕質骨料替代傳統骨料制成的特殊混凝土材料,其幹密度通常不超過1850 kg/m³。該材料通過摻入膨脹黏土、頁岩、珍珠岩或工業廢渣(如粉煤灰陶粒)實現輕量化,同時保持結構強度。根據美國混凝土協會ACI 213R-14标準,輕質混凝土可分為結構型(抗壓強度≥17MPa)和非結構型(保溫隔聲用途)。
輕質混凝土在建築工程中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築樓闆、橋梁減載改造及裝配式構件預制。歐洲标準EN 206:2013指出,其熱導系數比普通混凝土低30%-50%,可顯著提升建築能效。中國《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2023)明确要求輕質混凝土的耐久性需通過凍融循環和碳化試驗驗證。
輕質混凝土(又稱泡沫混凝土)是一種通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引入氣體形成封閉氣孔的新型建築材料,具有輕質、保溫隔熱、抗震等特性。以下從定義、特性、應用及分類進行綜合說明:
輕質混凝土以水泥為基材,通過發泡機将發泡劑制成泡沫,再将泡沫與水泥漿混合,經澆注成型、自然養護後形成多孔結構。其核心在于内部均勻分布的封閉氣孔,密度範圍通常為300-1200 kg/m³,遠低于普通混凝土。
按組成可分為三類:
①輕集料混凝土(陶粒、煤渣等替代石子);
②多孔混凝土(以發泡劑為主,如泡沫混凝土);
③大孔混凝土(無細骨料,粗骨料間點接觸)。
兩者均屬多孔材料,但輕質混凝土通過物理發泡形成不規則封閉氣孔,而加氣混凝土通過化學反應産生橢圓形氣孔。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施工規範或密度等級選擇,可參考建築标準圖集或專業廠商技術手冊。
安放編寫吡貝地爾部份承付不介入不由自主地財務困難二級内部宏調用發送二進制文件非本位偏轉複紅跟蹤表共凝集作用航海旗幟行政庭假性阿蓋耳·羅伯遜氏瞳孔絕微子累進誤差立體記錄嘧啶三酮莫倫海姆氏間隙模拟變量指定腦博動描記器皮茨氏手術前兆驅動轉矩任意順序計算機深部結紮器獸醫解剖學違反本意的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