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破壞性檢驗法英文解釋翻譯、破壞性檢驗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分詞翻譯:

破壞性檢驗的英語翻譯:

【化】 destructive inspection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破壞性檢驗法(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是指通過對材料或構件施加超出其使用極限的載荷,使其發生物理性破壞,從而評估其力學性能、失效模式或結構完整性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在工程材料學、機械制造和建築工程領域具有基礎性地位。

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發布的《材料測試術語标準》(GB/T 10623-2022),破壞性檢驗的核心特征包括三點:①測試過程造成試件不可逆損傷,②需制備标準試樣,③測試結果可直接量化材料極限參數。常見方法包含拉伸試驗(Tensile Testing)、沖擊試驗(Impact Testing)和金相分析(Metallographic Analysis),其中拉伸試驗通過測量應力-應變曲線可獲得屈服強度($sigma_y = F/A_0$)和斷裂延伸率等關鍵指标。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6892-1:2023)特别強調該方法在航空航天構件驗證中的必要性,如飛機起落架的疲勞試驗需持續加載直至出現裂紋擴展。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E23-24)則規範了夏比沖擊試驗的标準流程,要求使用V型缺口試樣在-40℃至200℃溫區内進行動态加載。

相較于非破壞性檢測(NDT),該方法的優勢在于數據精确度高、失效機制可視化,但存在試樣損耗、成本較高的局限性。劍橋工程詞典(Cambridge Engineering Dictionary)指出,現代工程實踐中通常結合兩種方法,先用超聲波檢測初篩,再對關鍵部位實施破壞性檢驗。

網絡擴展解釋

破壞性檢驗法是一種通過破壞或消耗樣品來評估材料性能的檢測手段,其核心在于檢驗後樣品無法保持原有使用價值。以下從定義、特點、常見方法及應用領域進行詳細說明:

一、定義與特點

破壞性檢驗法指在檢測過程中需對樣品施加破壞性操作(如切割、拉伸等),以獲取材料力學性能、化學成分等關鍵數據。其核心特點包括:

  1. 不可逆性:檢驗後樣品完全喪失原有功能(如金屬拉伸試驗後材料斷裂);
  2. 抽樣檢測:因成本限制,通常采用統計抽樣而非全檢;
  3. 高精度:能直接反映材料極限性能(如抗拉強度、韌性等)。

二、常見方法

  1. 力學性能測試
    • 拉伸試驗:測定材料抗拉強度、延伸率等;
    • 沖擊試驗:評估材料韌性(如夏比沖擊試驗);
    • 彎曲/壓縮試驗:分析材料塑性變形能力。
  2. 化學與物理分析
    • 金相檢驗:觀察材料微觀組織結構;
    • 腐蝕試驗:測試材料耐腐蝕性(如鹽霧試驗);
    • 焊接性能試驗:評估焊縫強度及缺陷。

三、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材料科學(金屬、複合材料性能評估)、制造業(電子元件可靠性測試)及建築工程(結構件承載能力驗證)等領域。

提示:如需具體試驗标準或完整方法列表,可參考、5、7等來源的原始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東尼貝特洛氏試驗苯丙烯酮變址格式常壓反應器放射系列反向鍵分部弗-格二氏法負離子共聚公證員矽沙人造石國家所有權監視時鐘焦點深度頸諸區機器人幾何結構科學情報硫代丙酰胺沒有孔的管偶而扇面磁盤砂心膠生殖溝水玻璃水管數學對象四氯化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