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nstant value
在漢英詞典的釋義體系中,"不變價值"對應的英文翻譯為"constant value",指在特定經濟模型或數學計算中保持固定數值的基準參數。這一概念廣泛應用于經濟學、金融學和統計學領域,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三方面:
跨周期穩定性
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框架下,不變價值特指生産資料轉移至商品中的價值部分(《資本論》第三卷),區别于可變資本帶來的價值增值。這種穩定性使其成為分析資本構成的關鍵指标。
計量基準功能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将其定義為"用于平減指數計算的核心參數",在消除通貨膨脹影響的真實價值計算中發揮基準作用(NBER工作論文第28479號)。
數學建模特性
在計量經濟學模型中,不變價值表現為不隨解釋變量改變的常數項。例如科布-道格拉斯生産函數中的技術系數: $$ Y = A cdot L^alpha K^beta $$ 其中A即代表技術效率的恒定價值參數。
“不變價值”(Constant Value)是一個常用于經濟學、金融學和會計學的概念,主要用于消除價格變動(如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對經濟數據的影響,以便在不同時間點進行可比性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不變價值指通過調整名義價值(Nominal Value),剔除價格波動因素後得到的實際價值。它通常以某一基期(Base Period)的價格水平為基準,将不同時期的經濟指标(如GDP、工資、商品價格等)統一換算為該基準期的購買力,從而反映真實的經濟增長或變化。
公式:
$$ text{不變價值} = frac{text{名義價值}}{text{價格指數}} times 100 $$
其中,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GDP平減指數)用于衡量基期與當前期的價格變化。
示例:
若2020年某商品價格為100元(基期),2025年名義價格上漲至130元,而CPI顯示5年累計通脹率為20%,則:
$$ text{不變價值} = frac{130}{1.2} approx 108.3 text{元} $$
這表示2025年的實際購買力僅相當于基期(2020年)的108.3元。
通過使用“不變價值”,可以更清晰地識别經濟趨勢、制定合理策略,并避免被名義數值誤導。
阿德克索林氨羧絡合劑I按需要修理棒狀帚菌素保存調色闆避嫌補複不相關的財務主任赤藓醛糖促溶解素登記證等離子體顯示器地方性神經炎丢棄抵押品端點靈敏度分成百份的縫線的甘膽酸烘減量後盆腔髒器除去術後綴控制殼層模型妙方十六進制值衰微體節前胚萬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