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ycoin
棒狀帚菌素(Claviformin)是一種由棒狀真菌(Claviform fungi)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β-内酰胺類抗生素家族。其名稱源自拉丁語“clava”(棒狀)和“forma”(形态),描述其來源菌株的形态特征。該化合物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抗菌作用,主要針對革蘭氏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和鍊球菌。
根據《微生物學國際命名法規》,其化學結構包含一個四元β-内酰胺環核心,與青黴素存在相似性但側鍊結構不同。研究顯示,棒狀帚菌素在1940年代由牛津大學團隊首次從土壤樣本中分離,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期刊(Nature 1942;150:563)。目前其衍生物仍在藥物研發領域被持續研究,特别是在多重耐藥菌株的治療方案探索中。
需注意的是,該物質的臨床應用受限于其生物利用度,現代藥典中更多作為抗生素作用機制研究的模型化合物。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化合物數據庫收錄了其完整的核磁共振譜圖數據,可供研究者參考。
“棒狀帚菌素”是一種由真菌産生的抗生素類物質。根據搜索結果和現有信息,其含義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源與結構
相關化學信息
根據高權威性網頁數據,類似名稱的化合物如棒狀杆菌素V(Corynecin V)的分子式為$text{C}{14}text{H}{18}text{N}{2}text{O}{6}$,含乙酰氧基、硝基苯等官能團,可能與抗菌活性相關。
功能與應用
此類物質通常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可能用于醫藥或農業領域,但具體藥理機制需進一步文獻驗證。需注意“棒狀帚菌素C”(Mycoin C)與“棒狀杆菌素V”可能為不同變體或翻譯差異。
注意事項
若需特定變體(如棒狀帚菌素C)的深入研究,建議補充拉丁學名或結構式以便精準檢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