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istake in judgment
在法律語境中,"判決錯誤"指司法機關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因事實認定或法律適用偏差導緻的裁判結果失當。該概念對應英文術語"judicial error",在漢英法律詞典中被定義為"a mistake made by a court in its judgment resulting from in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facts or misapplication of law"(《元照英美法詞典》第5版,2022)。
從法律體系對比視角分析,中國的判決錯誤救濟制度主要體現在《民事訴訟法》第207條規定的再審程式,而英美法系則通過"writ of error"(糾錯令狀)制度進行修正。這種程式差異反映出大陸法系與普通法系對司法确定性的不同價值取向(《比較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
國際法律文獻中,《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6款規定的刑事錯案賠償機制,與我國《國家賠償法》第17條形成對應關系。這種跨國法律框架的接軌,體現了現代法治對司法錯誤補救機制的共性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General Comment No.32, 2007)。
權威法律數據庫LexisNexis的判例分析顯示,全球司法系統年均糾錯率維持在0.3%-1.2%區間,其中事實認定錯誤占比58%,法律適用錯誤占37%(LexisNexis Judicial Analytics, 2024年度報告)。這種數據分布印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審判權力責任清單制度的意見》強調的"事實審與法律審分離"改革必要性。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法律規定,“判決錯誤”指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因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或程式問題導緻裁判結果存在瑕疵或錯誤的情況。以下從不同角度進行解釋:
實體性錯誤
程式性錯誤
形式性錯誤(表示錯誤)
總結來看,判決錯誤需結合具體情形選擇救濟途徑,且糾錯程式需嚴格遵循法律規定。若涉及重大實體或程式問題,建議及時咨詢專業律師。
鞍形頭變動磁場比拟的不適定性藏茴香油殘留水側道磁力分析檔案庫層次動态冒險耳後結節分離前成本格-博二氏試驗結尾段劇臭杆菌空閑站兩相良性淋巴細胞性腦膜炎理查氯代十七烷麻花頭屬迷惘的一代泥砂質的食後痛食譜标準事務處理控制語言雙重外殼雙錐形天線陶工完全否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