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英文解釋翻譯、台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typhoon
【經】 tropical cyclone
分詞翻譯:
台的英語翻譯:
broadcasting station; dais; desk; platform; stage; support; table
【醫】 table
風的英語翻譯:
wind
【醫】 anemo-
專業解析
台風(Táifēng)的漢英詞典釋義
核心定義
台風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中心持續風速需達到12級或以上(≥32.7米/秒)。在英語中對應術語為typhoon(特指西北太平洋區域),而大西洋或東北太平洋的同類氣象現象稱為hurricane(飓風)。
術語詳解
-
氣象學特征
- 結構:台風由眼區(風眼)、雲牆區(眼壁) 和螺旋雨帶構成,風眼内天氣平靜,眼壁附近風力最強、降水最猛烈。
- 形成條件:需海表溫度≥26.5℃、充足水汽、低層輻合與高層輻散的氣流配合,以及弱垂直風切變。
-
分級标準(中國氣象局)
等級 |
中心最大風速 |
國際對應名稱 |
熱帶低壓 |
10.8–17.1 m/s |
Tropical Depression |
熱帶風暴 |
17.2–24.4 m/s |
Tropical Storm |
強熱帶風暴 |
24.5–32.6 m/s |
Severe Tropical Storm |
台風 |
≥32.7 m/s |
Typhoon |
強台風 |
41.5–50.9 m/s |
Strong Typhoon |
超強台風 |
≥51.0 m/s |
Super Typhoon |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标準(GB/T 19201-2015)
-
詞源與區域差異
- 漢語詞源:源自粵語“大風”(daaih fūng),後傳入普通話。
- 英語差異:
- Typhoon: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含南海)
- Hurricane:大西洋、加勒比海、東北太平洋海域
(世界氣象組織定義)
擴展知識
- 災害影響:台風可引發風暴潮、暴雨洪澇、強風破壞,如2013年超強台風“海燕”在菲律賓造成逾6000人死亡。
- 監測機構:中國由中央氣象台發布預警,國際協調機構為世界氣象組織(WMO) 及台風委員會(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
權威參考文獻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 中國氣象局. 熱帶氣旋知識科普.
- 國家标準《熱帶氣旋等級》(GB/T 19201-2015).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Tropical Cyclone Naming.
- EM-DAT國際災害數據庫. Typhoon Haiyan Report.
- 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 Member Report of China.
網絡擴展解釋
台風是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主要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台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暖心結構低壓渦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需達到12級(風速≥32.7米/秒)。其特點是伴隨狂風、暴雨和風暴潮,具有強破壞力,但也能緩解幹旱。
二、形成條件
- 溫暖海水:海面溫度需高于26.5°C,為台風提供能量來源。
- 低氣壓區:暖濕空氣上升形成低壓中心,水蒸氣凝結釋放潛熱,增強氣旋強度。
- 科氏力作用:地球自轉使氣流旋轉,形成渦旋結構。
三、結構與等級
- 結構:分為眼區(平靜無風)、眼壁(最強風雨區)和外圍螺旋雨帶。
- 等級劃分(中國标準):
- 熱帶低壓(風力6-7級)
- 熱帶風暴(8-9級)
- 強熱帶風暴(10-11級)
- 台風(12-13級)
- 強台風(14-15級)
- 超強台風(≥16級)。
四、命名與區域差異
- 西北太平洋地區稱“台風”,北大西洋稱“飓風”,印度洋稱“氣旋性風暴”。
- 名稱由國際組織統一制定,循環使用,部分破壞性台風名稱會退役。
五、影響
- 災害:引發洪水、泥石流、建築損毀等。
- 益處:帶來降水緩解幹旱,調節氣候平衡。
如需進一步了解台風的監測與防禦措施,可參考氣象部門發布的權威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貝耳氏征比特補強對接焊長征承重結構從犯對向轉轍鎖封鎖線符合電流選擇感應轉換器給排水國有化鐵路技術水準線偶極親質子溶劑硼酸液平衡策略破傷風杆菌區間估計屈内氏纖維融合硬厚性牛皮癬冗餘程式設計法三極管檢波器十一腳基瘦長的水産業水解槟榔堿說明部分屬于他人的財産四度音階唯一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