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冗餘程式設計法英文解釋翻譯、冗餘程式設計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redundant programming

分詞翻譯:

冗餘的英語翻譯:

【計】 redundance; redundancy
【化】 redundancy

程式設計的英語翻譯:

【計】 programming
【經】 programming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冗餘程式設計法(Redundant Programming Design Method)是一種通過引入重複或備用模塊提升系統可靠性的軟件工程技術。該方法核心在于構建多套功能等效的代碼路徑,當主程式出現故障時,備用路徑可立即接管運行。其英文術語"Redundancy"源于拉丁語"redundare",在計算機領域特指為消除單點故障而設計的備份機制。

該設計法包含三種典型實現形式:

  1. 靜态冗餘:采用N版本編程(N-version Programming),由獨立團隊開發多個功能相同的模塊,通過多數表決機制輸出結果,常用于航天控制系統
  2. 動态冗餘:設置熱備份組件,如數據庫事務回滾機制,當主事務異常時自動切換備用事務鍊
  3. 混合冗餘:結合前兩者的優勢,在金融交易系統中常見,既包含多重校驗模塊,又配備實時故障切換功能

根據IEEE 610.12-1990标準,冗餘設計需滿足「功能等價性」和「獨立性」兩大原則,各冗餘模塊需使用不同算法、開發工具實現,以規避共性錯誤。NASA在火星探測器的容錯計算機系統中應用此方法,成功将系統失效概率降至10⁻⁹/小時級别(來源:NASA Technical Report Server)。

該方法的有效性已通過形式化驗證工具(如TLA+)得到數學證明,其可靠性增益公式可表示為: $$ R{system} = 1 - prod{i=1}^{n}(1 - R_i) $$ 其中$R_i$代表第i個冗餘模塊的可靠性系數。在核電控制系統中,三重模塊冗餘(TMR)設計使系統可用性達到99.9999%。

網絡擴展解釋

冗餘程式設計法是一種通過引入額外代碼、模塊或機制來提升系統可靠性和容錯能力的方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目标

冗餘程式設計法(Redundant Programming)指在軟件系統中主動增加看似多餘的結構或功能,以應對潛在故障或意外情況。其核心目标是:

  1. 增強健壯性:确保部分組件失效時,系統仍能維持核心功能運行。
  2. 提升容錯能力:通過多副本、多路徑等方式降低單點故障風險。
  3. 保障數據安全:例如通過多份存儲防止數據丢失。

二、主要類型

根據實現方式可分為:

  1. 數據冗餘:在多個位置存儲相同數據(如數據庫鏡像、雲存儲備份)。
  2. 功能冗餘:部署多個可執行相同任務的組件(如雙服務器熱備)。
  3. 時間冗餘:重複執行關鍵操作以校驗結果一緻性(如事務重試機制)。
  4. 路徑冗餘:建立多條通信鍊路,确保數據傳輸可靠性。

三、典型實踐方法

  1. 備份與複制
    • 數據庫采用主從複制架構,實時同步數據。
    • 文件系統使用RAID技術實現磁盤冗餘。
  2. 負載均衡與故障轉移
    • 通過負載均衡器将請求分發到多台服務器,避免單點過載。
    • 主節點故障時自動切換到備用節點(如Kubernetes Pod重啟策略)。
  3. 多線程與備用算法
    • 關鍵計算任務使用并行線程執行,選擇最快正确結果。
    • 主算法異常時調用備用算法(如GPS信號丢失後切換慣性導航)。

四、應用場景與權衡

示例說明

某支付系統采用以下冗餘設計:

  1. 數據層:MySQL主從複制 + 異地雲存儲備份。
  2. 服務層:雙活服務器集群,通過心跳檢測實現故障秒級切換。
  3. 通信層:多運營商網絡鍊路,動态選擇最優路徑。

⚠️ 注意:冗餘程式設計與代碼冗餘(無意義的重複代碼)有本質區别,前者是主動設計策略,後者需通過重構消除。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甲酰牛磺酸潮汐波存貨成本計算單陽極管單元附注導杆打印終端菲洛黴素弗郎鼠李甙共享邏輯共漁權合同雇工化學束縛水甲硫氨酰tRNA轉甲酰基酶肌力描記的進貨費用聚矽氧烷冷裂六取代的離心噴霧幹燥器曲細精管上唇審查功能史抄特約條款同僚外彙儲備枯竭外冷硬危險等級